史丹佛大學無人駕駛汽車
將挑戰落磯山脈
想像你正以最高速度行駛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上,這座山可能是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也可能是落磯山脈。現在,把你的手從方向盤上移開,或遮住你的眼,或拿相機捕捉窗外山頭白雪皚皚的景色,或傳送簡訊向朋友描述此刻美景。
一群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生研發出能讓車子自動駕駛的新科技,並計畫明年在科羅拉多州落磯山脈險峻的派克峰公路(Pikes Peak Highway)試跑。
這輛車是史丹佛團隊的最新作品,福斯汽車公司。近幾年在無人駕駛汽車競賽中,它獲得了不少速度和操控性能方面的獎項。學生表示要操縱汽車在蜿蜒山路上獨立駕駛,需要克服的不只工程上的操作問題,他們希望從中研發測試出的安全系統,有朝一日能應用在所有車輛上。
其中一名學生塔維拉(Kirstin Tal-vala)說:「如果我們能設計出在派克峰公路上行駛的獨立駕駛汽車,也就可以設計在駕駛打瞌睡時,能夠自動接掌駕駛的車子。」將在派克峰公路進行路測的是一台Audi TTS車款。他們將它命名為「雪麗」(Shelley),藉此向前法國拉力賽車手穆頓致敬。穆頓在1985年成為贏得派克峰公路賽的首位女性。
日本燃煤電廠新技術
把碳通通往地底送
日本鄉村一間燃煤電廠排放的團團廢氣烏雲罩頂,科學家現在卻希望讓這些汙染氣體反其道而行,將它們送往地底深處。位於日本南部福岡縣海岸附近的三河發電廠,正在試驗備受爭議的「碳捕捉與封存」(CCS)尖端技術。
東芝公司選擇該地作為試驗地點,因為這項科技被視為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的必要互補技術,以減少工業排放廢氣導致全球暖化。
東芝工程師鈴木健介視察這間位於東京西南約900公里的發電廠時表示,溫室氣體減排沒有迅速而又容易的解決方法。
鈴木健介說:「太陽能無法解決所有問題,而且不能只將燃煤發電換成核能發電,在減排上必須找出其他方式來平衡。」
預計未來幾十年全球的煤用量將會持續增加,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CCS技術的支持者說,此項技術有助於對抗造成冰蓋融化和威脅生態系統的氣候變遷。
家豬基因圖譜出爐
有助人類健康研究
國際科學研究團隊日前宣布,家豬的首個初步基因圖譜已出爐。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就將有助洞悉農業、醫藥、保育和演化奧秘。
這項實驗的主角、伊利諾大學農場一頭紅毛杜洛克豬(Duroc)。詳細研究結果日前已在英國辛克斯頓「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的集會上正式宣布。
領導基因解碼計畫的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Illinois)生物醫學教授施克羅(Larry Schook)表示:「豬是獨特動物,不僅是重要食物來源,也用來研究人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