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節日具意義 莫取消

妙雲(嘉縣大林/研究生) |2009.11.06
718觀看次
字級

為了兌現馬總統的競選政見,內政部初步討論,決定增列兒童節,明年起多放假一天,但是否會因放假太多,降低經濟競爭力,引起工商團體反彈,輿論意見分歧。

筆者對這項決策的良窳,不予置評,不過,傳出會議中決定,傾向取消具有宗教性質的國定假日,例如佛誕節、道教節等,筆者對此期期以為不可。

身為佛教徒,可以體會其他宗教教友的心情,對任何宗教若訂為國定假日,抱持尊重的原則,樂觀其成。佛誕日訂立至今不過十年,中間歷經許多折衝和爭取,才令佛教徒在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這是何其彌足珍貴的福報,怎可貿然廢除?

立法不易,若要取消佛誕日,不論是發布行政命令或修法,都要勞師動眾、耗費時間,換來的卻是抗爭和反對聲浪,豈非不智?數十年來,耶誕節早已凌駕在上,佛教徒雖無奈,卻秉持慈悲精神,無瞋無怨,政府又何忍傷害呢?

佛誕日當天,一般寺院和信眾團體,多配合溫馨的母親節,舉行浴佛法會,除了紀念佛陀誕生,並感恩慈母的恩德,藉此洗滌心靈,撫慰不安的思緒,場面莊嚴隆重,使處處充滿祥和,政府不但應該保留,還要積極宣導才對,怎會走回頭路呢?

最重要的是,佛誕日是附屬於母親節,如耶誕節是依附在行憲紀念日般,並沒增加休假日,不增加社會成本,也不形成負擔,可謂雙贏,其他宗教亦可採相同模式訂定節日,是故,佛誕節的存在,有百利而無一害,誠摯希望政府懸崖勒馬,切勿一意孤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