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禕庭台北報導】「光怪」入侵台北了?這是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的主題,數位藝術節橫跨五場地,今天起至十五日,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西門紅樓、華山創意園區和台北歌德學院展開活動,邀請國內外數位藝術家操弄光影魔幻。
不讓數位藝術家們專美於前,今晚七時起在西門紅樓的開幕表演,邀請台灣美術前輩水墨畫家劉國松,和新生代藝術家張永達、黃翊、姚仲涵與葉廷皓,跨世代合作,帶來不同視覺饗宴;十四日在華山園區的閉幕表演,則邀請來自法國里昂Grame音樂創作中心,帶來結合音樂、肢體與影像的演出。
策展人張賜福說,今年數位藝術節結合藝術平台概念,整合各界資源,不但邀請國際數位藝術家參展,還有數位藝術獎、數位藝術表演,甚至創作論壇等活動。為了更貼近台北市民的生活,就連小巨蛋上大型LED牆都是創作環節之一。
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王逸群表示,這一次數位藝術節比往年更加別具意義,因為今年我們有屬於自己的數位藝術基地,就是位於台北天母地區,六月開館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王俊傑說,「光」是一種可看不可摸的東西,如果結合科技,可以重新面對自己身處世界,如這次邀請參展的日本藝術家平川紀道,他以地球和太陽為概念的裝置作品「觀察家的玩物」,觀眾可以自由切換地球或太陽位置,代表人可進入宇宙中心,改變整個宇宙,重新省思人和宇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