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宇宙關係 數位藝術展現

林禕庭 |2009.11.06
934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禕庭台北報導】「光怪」入侵台北了?這是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的主題,數位藝術節橫跨五場地,今天起至十五日,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西門紅樓、華山創意園區和台北歌德學院展開活動,邀請國內外數位藝術家操弄光影魔幻。

不讓數位藝術家們專美於前,今晚七時起在西門紅樓的開幕表演,邀請台灣美術前輩水墨畫家劉國松,和新生代藝術家張永達、黃翊、姚仲涵與葉廷皓,跨世代合作,帶來不同視覺饗宴;十四日在華山園區的閉幕表演,則邀請來自法國里昂Grame音樂創作中心,帶來結合音樂、肢體與影像的演出。

策展人張賜福說,今年數位藝術節結合藝術平台概念,整合各界資源,不但邀請國際數位藝術家參展,還有數位藝術獎、數位藝術表演,甚至創作論壇等活動。為了更貼近台北市民的生活,就連小巨蛋上大型LED牆都是創作環節之一。

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王逸群表示,這一次數位藝術節比往年更加別具意義,因為今年我們有屬於自己的數位藝術基地,就是位於台北天母地區,六月開館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王俊傑說,「光」是一種可看不可摸的東西,如果結合科技,可以重新面對自己身處世界,如這次邀請參展的日本藝術家平川紀道,他以地球和太陽為概念的裝置作品「觀察家的玩物」,觀眾可以自由切換地球或太陽位置,代表人可進入宇宙中心,改變整個宇宙,重新省思人和宇宙的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