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倚安台北報導】從美術編輯轉任第一線記者八年,沈揮勝幾乎時刻處於備戰待命的心理狀態。九月「九二一震災十周年」專題才剛交出去,翌日凌晨即因過勞心肌梗塞。出院養病期間,他暫時放鬆情緒,重拾已荒廢三千個日子的畫筆。
鉛筆打底,透明水彩起手無回,嬌小的畫眉嘴啣紅果啁啾林間,躍然紙上。「很久沒畫了,感覺有些生疏,再加上有老花眼,有些細節不好表現了。」話雖如此,這位多次美展優選得主決定掂掂自己剩幾分功力時,還是選了不好表現的透明水彩畫,也是他最擅長的酖透明水彩若掌握得不好、重複上色失敗,畫面容易顯髒,沒了應有的清爽質地。
五十年次的沈揮勝是南投名人,從教育界轉任媒體前,美術作品獲省展優選、中部美展第二名等;個展七次、聯展百次。
他的名聲不是成年後才打響,是兒時就蜚聲當地。他是典型通才,對什麼都有興趣涉獵。從小獲獎不斷,國一到高三,年年拿下縣市美術比賽首獎。「我是怪胎啦,很多東西都是一玩就上手。」
沈揮勝民國七十二年自國立藝專畢業,「國立藝專是很好的學校,教授有故宮副院長、故宮科技室主任,我們那時候學的東西又多又扎實。」
沈揮勝後來為了追老婆進台北報社任美編。利用截稿、降版前的空檔,一天看三、四份報紙,翻到有興趣題材就四處搜尋資料、深入探索。
四十歲請調回南投轉任地方記者時,沈揮勝由於對社會脈動早有掌握,加上對家鄉的在地情感,不管是地方人物、旅遊生態,他新聞的下筆角度咸令讀者耳目一新,翌年便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這一個獎,給了他信心和動力。三年後再拿下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
前陣子沈揮勝因長期過勞,引發心肌梗塞住院。這一病,長官、妻子和三個女兒要求他好好休年假調養。沈揮勝笑說養病時手癢,想起當記者後就沒再好好畫過圖,上月趁著寫生態版的機會,除了攝影照,一併交出畫作,讓一些朋友「突然記起來沈揮勝會畫圖」。
沈揮勝拍的鳥兒神韻靈動、絨羽細緻銳利,「我拍鳥從加入嘉義縣鳥會正式入門。
這個團體的成員拍鳥自我要求很高,沒拍出清晰到極限的『數毛版』絕不干休!」沈揮勝說:「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復健,把工作做好、把三個女兒養大,趁還活著的時候多寫點東西、多拍下幾張照片、多留下幾幅畫,這輩子才不算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