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劇作家 彼得‧漢克獲卡夫卡文學獎

 |2009.10.28
118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六十七歲的著名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彼得‧漢克二十六日獲頒二○○九年卡夫卡文學獎。

漢克在致辭中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布拉格,可是因為卡夫卡,來到這裏顯得如此自然。」頒獎典禮在著名作家卡夫卡的故鄉,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市政廳舉行,捷克參議院主席斯沃博達出席。

同為奧地利作家的耶利內克二○○四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自稱漢克比她更有資格獲獎。許多評論家也認為,漢克是重要的當代劇作家。

漢克於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六日出生在奧地利的格里芬市。據說,童年時代他與母親和酗酒成性的繼父共同生活,正是文化束縛和繼父酗酒造成了他後來離經叛道的寫作風格。

大學時代他主攻法律,同時成為一個名為格拉茨作家聯盟的年輕作家協會成員。一九六五年,漢克在出版社願意發行他的小說《大黃蜂》後決定退學並成為一名職業作家。

隔年,他在新澤西普林斯頓的德國作家與評論家大會上做出驚人之舉,作為與會最年輕的作家,他抨擊作家同行對讀者做出誤導。兩個月後他顛覆性的劇作《冒犯觀眾》在法蘭克福首演,引起廣泛關注。

一九六八年,漢克的首部長劇《卡斯帕》首演,引起轟動。主角是一位自閉少年,只會說一個句子,他不斷被幕後提詞人用語句拷問、教導、恐嚇,飽受權威壓制,以使其成為「正常」一員,最終他連僅有的一點點自我也被剝奪殆盡。

《卡斯帕》後來成為德語戲劇中被排演次數最多的作品之一。已有中譯的作品包括描寫母親自殺身亡後的悼念小說《夢外之悲》,描寫三十初歲帶著女兒離開丈夫,獨立生活的《左撇子女人》,及幾個劇本的合集《冒犯觀眾》。他和溫德斯至少合作超過三部影片,包括《守門員的焦慮》、《歧路》、《欲望之翼》。

卡夫卡文學獎創立於二○○一年,為紀念二十世紀偉大的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而設,每年評選一次,獎金一萬美元(約台幣三十二萬四千元),同時授予一尊由捷克藝術家雅羅斯拉夫‧羅納所作卡夫卡塑像。獎項主要頒給那些作品具人文主義關懷的世界各國的作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