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虧損累累,政府醞釀調漲保費,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昨天表示,自健保開辦以來,原本需由政府編列預算的法定傳染病、預保保健支出,除了九十四年由有公務預算支應四十億元,其他都轉嫁由健保來埋單,粗估已逾八百億元,健保實在毫無理由再拿人民當提款機。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她從九十九年的中央政府的預算書發現,健保局分別編列一億三千萬和十二億元,用來支付藥癮患者接受替代療法的美沙冬藥品,以及支付克流感的藥物。
她批評,類似法定傳染病或預防保健、教學醫院成本,本應由公務預算支應,沒想到卻完全由健保埋單。
不過,健保局醫務管理處副理林阿明澄清,從公、勞保時代起,不論是子宮頸抹片檢查或各項預防保健,都是由社會保險支出,直到九十四年間,行政院才同意把上述支出,「逐年回歸公務預算編列」,除七十五年未足額提撥經費外,其他年度預算均已正常提撥,共計兩百三十一億,去年起健保未再支應相關費用。
至於督保盟質疑美沙冬或克流感費用竟編在健保局預算下,林阿明說,其實該局只是「代收代付」,經費來源仍然是衛生署的公務預算,既與健保總額無關,更不會用到健保費的一毛錢。而有多少單位未編列預算還錢給健保,待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