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僑民或留學生返台期間,繳少許保費就能立即以健保身分就醫,引發爭議。衛生署昨天表示,為兼顧納保公平性,二代健保修法規定,被除籍的民眾要返國就醫,需在台住滿四個月才可以復保。
根據健保法規,出國未滿六個月返國者,依規定補繳保費,就能具有健保身分;若超過六個月,可選擇停保,但返國當天,只要繳當月保費就可以復保,享有立即就醫權利。
因此,不少海外僑胞、留學生趁返台期間,立即繳保費,立即就醫,納保公平性引發爭議。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在二代健保規畫中,將增列僑民返台就醫門檻。他指出,二代健保修法後,只要是被除籍的僑胞,回台後須在台住滿四個月,才可以復保就醫。
曲同光說,現在健保虧損嚴重,再加上很難杜絕有些人的投機意圖,回國後繳些保費,到處濫用健保資源,並不是真正需要就醫。因此,才在二代健保規畫中,增列僑民返台就醫門檻。
他指出,據統計,僑民返國就醫,一年約花費新台幣一億多元健保費用,繳交的健保費約六、七千萬元,收支相抵,僑民一年約花掉健保資源五、六千萬元,雖然占健保花費比例不大,但為兼顧納保的公平性,僑民返台使用健保,仍應有一定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