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成潔報導】國共會談做出十五項結論後,讓兩岸關係趨向正面,台股向上表態,也讓房地產市場沾染喜氣,最近將進場的豪宅案,已有樂觀的氣氛,小套房等投資型產品則交投熱絡。
兩岸關係向來為台灣豪宅買氣指標,只要兩岸關係好轉,豪宅客下手就「阿莎力」,今年以來,都會精華地塊一案難求,農曆年後迄今,市場尚未有豪宅指標案進場,市場整體買氣也就無突出的成交出現,如今,十五項開放事項讓豪宅市場充滿新動力。
「兩岸關係好,股市就好,觀光、旅遊、房地產等各行業都會好」,主要是大家對未來有信心,願意掏錢消費,兩岸關係更進一步,華人圈都動起來,自三合一選舉後,台北房市出現不少海外華人返台置產。
一般而言,台灣房價對於歐美漲幅低,在兩岸三通等利多題材為前提,華人圈會選擇在台置產,成本低、未來漲幅可期。至於一般住宅產品,則受高油價時代、置產概念激勵,永慶房屋副理梁惠燕表示,油價再度調漲,民眾擔心資產縮水,選購房地產成為重要的理財方式,至於兩岸利多,則會反應在商用不動產上,從短中長期來看,分別為店鋪、辦公室、投資型購屋。
房地產業者表示,房屋買賣仍要看經濟面和內需,兩岸間的開放象徵經濟可能好轉,因此,具有信心激勵效果,短期內很難預料房價會漲到什麼地步,或者市場交易會有多熱絡,目前可見的是投資客,在看好前景及資產保值的雙重考量下,資金注入小套房產品,使得目前具備投資概念的產品賣相不差。而兩岸關係可以激勵的區段也侷限在三大都會區,尚未能普及全台各縣市,各地房市仍要看供需面,另外還有近三年來,房價漲勢已高,交易速度趨緩,在民生壓力沉重的情況下,買氣要出現全面大舉翻揚,恐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