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特別企劃--不同身份媽媽各有一套理財術

郭崇元 |2006.04.30
58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崇元報導】母親節到了,媽媽有何特別的理財經才能提高幸福指數?一項調查顯示,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的熟女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客群,未來十年的消費市場得看她們的臉色。

造成消費市場「女人當家」的原因有二:一是全球人口逐漸老化,而女性一般又比男性長壽,市場不得不跟著女人走;二是女性社會地位與收入大幅提升,加上不婚主義或少子主義盛行,女性更懂得疼惜自己,也更願花錢在自己身上。

也因此,傳統印象中經濟較居弱勢的媽媽一族早已改寫歷史,逐漸成為金融業投資理財「座上賓」。專職媽媽、上班族媽媽、單親媽媽及退休媽媽等四大族群,不同類型的媽媽可是各有一套幸福理財術,其中「勢單力薄」的單親媽媽,投資理財更要步步為營。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閩地區十五至六十四歲婦女,目前有工作者占百分之五十一,顯示不少現代媽媽是周旋在家庭及工作中身兼數職;就業婦女每天工作時間以八至十小時者最多,占百分之五十六,每月所得在四萬元以下者也不在少數,占百分之四十二。

一、「專職媽媽」:首先建議應要保留六個月以上生活準備金;在規劃理財時應趨於保守,建議三分之一以上投資部位應規劃變現性較高、期間較短的理財商品,例如股票、基金等,以支應生活不時之需。
 
在保險規劃上,除了家人的人身壽險、醫療險外,應增加先生的意外險及醫療險投保金額,以免經濟支柱發生意外時,全家生活陷入困頓。

二、「上班族媽媽」:家庭、工作有如「蠟燭兩頭燒」,生活步調較匆忙,較少有時間關注投資理財,因此高達百分之四十一的上班族媽媽,將錢丟到銀行定存,建議以國內外基金、海外債券或連動式債券等長期投資商品為主,或以定期定額方式分散風險、平均成本,不宜選擇需要短線進出的股票等理財商品。

三、「單親媽媽」:獨力扶養小孩,本身就是家庭收入重要且唯一的支柱,為分散單親家庭面臨的經濟風險,首重醫療險及意外險的規劃,避免單親媽媽因病導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因此一定要審慎規劃足額的保險保障。除了壽險外,醫療險、意外險、防癌險及豁免附約,都是不可或缺的經濟保護傘。建議可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在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區域型基金,因這類工具投資時間較長、具風險分散效果,利用長期複利效果來累積財富。

四、「退休媽媽」:多數退休媽媽都會選擇銀行定存,來規劃退休金的運用,但微利時代來臨,定存早已無法滿足退休族生活需求,建議退休媽媽把握「安全」及「保本」二大原則,投資工具以挑選安全保本,且有固定利息收入的金融商品為主,像政府公債、公司債、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以及年金保險,讓自己能擁有優質的退休生活。
 
每一種不同身分的媽媽,應各有不同理財術。「專職媽媽」一肩挑起全家的理財大計,理財規畫以保守為先,建議三分之一的投資部位,放在變現性高且投資期限短的理財商品,手中保留六個月以上的生活準備金,以支應生活不時之需。「上班族媽媽」每天奔走辦公、家庭,與時間競跑,宜多運用便捷的網路、電話銀行處理帳務交易及理財事宜,以增加時間與家人相處。
 
「單親媽媽」應多注意,及早建構足額的保險,尤其是意外險醫療這兩大部位,以保障子女的生活安全無虞。避免萬一單親媽媽生病,導致家計馬上陷入困境。「退休媽媽」的子女已長大,理財要把握「保本」、「安全」兩原則,投資工具優先挑選保本而且有固定利息收入的金融商品主,例如年金險、債券基金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