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閱讀心得徵文得獎作品 嚴厲的慈悲

文/王志玄 圖/許那(沁德居藝廊) |2009.10.19
1694觀看次
字級

三年的時間,大師在《人間萬事》這個專欄談的,不只蘊含佛法的深遠智慧,更帶著一份長者對晚輩的親切關懷,具具體體地講日常種種的道理。這樣的閱讀收穫,長了智慧,也暖了心口。

不過,有時也會看到大師口吻嚴厲地斥責一些行為;比如有次談到自殺時,口氣就特別嚴厲。

「自殺者把痛苦留給別人,自己也不見得能解脫痛苦,因為自殺也是殺生,所以在經典裡說,自殺、教殺、見殺隨喜、助人殺,都是罪無可逭。」

「自殺者把自己的問題留給別人,讓家人痛苦、麻煩,自己卻一走了之;自殺者之自私,很難可以獲得諒解……會留下壞名聲……是愚癡的行為,自殺者不能引起別人的同情,更不能獲得家人的諒解……」

本來自殺是件悲苦的事情,對一個悲苦的當事人,大師卻板起臉孔說重話。有人可能訝異,怎麼跟平常在《人間萬事》談論其他事情的方式不太一樣。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軍中服役時,曾被指派了一個非軍事的任務。

當時突然收到命令,臨時收拾黃埔大背包往肩上一扛,便上車離開了營區。

一個多小時後車子停下,走進一幢白色大樓。搭上電梯,走廊拐幾個彎,見到排副在病房外遠遠朝我們招手。上前轉入門內,點滴管、鼻胃管、呼吸管、導尿管、血氧計……病榻上的他接著各種管線,一旁餵食泵浦正滋滋作響地規律運轉。床邊往點滴瓶注入藥水的護士轉過頭來問:

「你們哪位要看護他?」

我愣愣地放下背包。

一位新進的同袍,感情上遭受打擊,想不開做了傻事。事情發生得突然,在後續事項辦妥前,我受命成為這青黃不接時期的臨時看護。背包挪到一旁,護士開始教我如何幫他翻身、拍痰、擦澡、刷牙、換尿布……。於是我學著她的動作,彎下腰一手將他身子側翻,一手抽出濕紙巾擦拭排泄物。排副遞給我乾淨的尿布。

「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弟弟來照顧。」

排副這麼說,似乎擔心我嫌惡這個任務。其實比起之前清理伙房的油水分離槽,現在這工作還不算太糟。更何況,一個活生生的人躺在這,腹股溝長癬紅腫破皮,尾椎的褥瘡不停淌著淋巴液,連嘴角都因長期黏著呼吸管而潰爛———任何一個正常人面對這樣的狀況,怎還會躊躇什麼髒不髒、臭不臭的問題?

天天住在醫院二十四小時照顧他,每天看著他的家人落淚、親友悲戚。然而他沒有任何反應,只剩下空洞的眼神。每天早上我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並幫他活動全身關節││做些物理治療師交代的被動運動││希望他的大腦能受到一點刺激。我只是單純地想,或許哪天會發生奇蹟也不一定。有次我依照醫囑調高床架,讓他能坐起身來,想不到他竟緩慢地轉頭向窗,眼神也轉向窗外。我驚訝且歡喜地告訴了主治醫師。他聽了之後,到病房對他做了一些測試,幾分鐘過後,醫生對我搖了搖頭說:那只是非意識的刺激││反射動作。

或許那只是我不太切合實際的想法,罕有的幸運通常是得不到的,現實不會總是像那些歡喜收場的電影。雖然他的家人仍寄託著希望,希望誰能告訴他們事情有了轉機。

但事實上,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清醒的機會已逐漸渺茫,只能拖著這個年輕的身軀,一天天望著天花板,像四十多年前北一女的王曉明那般,成為家人一生無法割捨的羈絆。

這是一個悲劇,活生生在我眼前上演。事情發生後,同袍長官們都責罵他的行為,認為他不能忍受挫折痛苦。相較之下,坐在病床旁的我卻常常忍不住設想,當時感情困擾帶來的痛苦,對他而言是多麼大的折磨,折磨得連死都願意。想到他受的痛苦如此強烈,責難的心情便上不來。

這樣不忍苛責的心情,對照起大師在《人間萬事》對自殺的嚴辭譴責,是不是互相矛盾的看法

?不是的,如果常看《人間福報》,或許你就會想起大師在《人間萬事》的另一篇文章││〈自殺前後〉。這篇文章講述我們應該如何察覺身邊是否有對自殺動了念頭的人,以及該如何關懷他們幫助他們。

「對於想要自殺的人,當他對生命感到迷惘的時候,需要有社會大眾的關懷、幫助。尤其如果我們對自殺者產生念頭的前後原因,能夠用心多作了解,或能減少很多人間的悲劇。」

為什麼這個時候大師又希望我們對於自殺者要多付出一些關心,而不是譴責他們?其實這一切昭然若揭了不是嗎?對於自殺者,要幫助他們面對困難痛苦,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若是真的自殺,是做了多麼不對的事情。這是防範悲劇發生的諸多法門,關心是慈悲,嚴厲也是一種慈悲。萬一事情發生了之後,責難既已於事無補,這個時候當然也不是大師希望我們嚴詞譴責的時機。所以這一切當然沒有矛盾。

我多麼希望當時能來得及分擔那位同袍的痛苦,來得及讓他跟他的親人不用面對這些難以收場的悲劇。無奈當我知情時,悲劇已經鑄成事實,當時的我只能勤加照顧,至少不要讓他的健康情況更惡化,惹得他的家人更難過。但這都幾乎只是聊勝於無的努力了。

寫這篇文章,只有一個小小的希望:希望透過具體描述個人的親身經歷,成為大師在《人間萬事》兩篇談論自殺的寶貴文章之後,一個真實案例的註腳。

真的,朋友們,多想想大師智慧的言語,不要重演這種做了才知後悔的傻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