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不少慢性病與癌症患者,治療期間,須天天注射藥物,有時一天三針,病患苦不堪言;交通大學材料所教授劉典謨與研發團隊開發「智慧型凝膠」,可包覆膠囊,注射在皮下,藉由偵測患者生理狀態,由體外磁場、電場或加熱方式控制,慢慢釋出凝膠中的藥物,讓病患不怕忘記打針。
這項研究獲得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生物技術研發成果創意應用競賽(Crazy Idea)」銀牌獎,今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接受頒獎。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攝影)
劉典謨說,高齡化社會來臨,慢性疾病變得相當普遍,但長期服藥,對病患及家屬都是煎熬,這種創新的「智慧型凝膠」,是加了新一代甲殼素等高分子材料做成,可將奈米級膠囊包覆起來,注射在患者皮下,再透過外在控制,讓它釋出藥物。
根據交大實驗,這種機制「最長釋放期可以達一個月」,對天天打針的患者來說,確是福音。
他說,智慧凝膠可以接收電磁波、熱能或電能,讓膠囊裡的藥物定量釋出,這些「磁、熱」來源,可以做成附有微小電池的手環、項鍊等,定時發出訊號,達到治療效果。
材料所博士生黃信揚說,這項研究另一個創新,是運用各種特殊材料,讓膠囊裡的藥物,可以不被外界干擾,確保不會很快自然釋放。
他說,這種智慧型凝膠,具有熱、電的敏感性,對正常細胞有極高的生物相容性,使用的材料都是美國FDA允許的,安全無虞;且治療方式傷口小、無須動手術,減少感染風險,而凝膠材料成本低廉,治療結束後,凝膠會自然解體,減少身體負擔。
劉教授說,這些材料未來可應用在美妝、美容產品及高經濟農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