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十月三日深夜,周述恒為自己的小說敲上最後一個句號,他說當時感覺彷彿「獲得重生」。周述恒是中國兩億多農民工中的一員,他以自己在福州十三年的打工經歷為素材,耗時十七個月,完成了長達四十五萬字的小說《中國式民工》。小說記錄了農民工群體在城市打拼的酸甜苦辣和悲歡離合,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目前已有出版商有意出版。
周述恒網名叫淡看紅塵,四川人。三十一歲的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已長達十三年的打工生活以及一年多來寫作《中國式民工》的背後故事。《中國式民工》書名模倣《中國式離婚》,書中內容多以對話形式呈現,文字細膩,情節真實感人。周述恒說,書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他親身親歷或親耳所聞。
小說以小凡、小林和張志偉三個民工的打工生活為主線,反映農民工艱辛的生存狀態,以及農民工在城市裏很難找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此外小說中還展現了時代變遷對農民工生活的影響。
今年七月,《中國式民工》開始出現在某中文網站上,很快就引起網民的注意。隨著點擊量達到五十幾萬次,跟帖者越來越多,網站開始關注這部書。九日,該書修訂版正式上網,網站予以重磅推薦。短短兩天,修訂版的點擊量就有近兩萬次。近日,網站編輯聯係周述恒,稱要把該書推薦給出版商。
今年十月三日深夜,小說終于寫完了。「那是一種徹底的放松,像是獲得了重生」,周述恒沉沉地睡了一覺,醒來後,他感到困惑:「我認識很多在福州打工的農民工,他們平時不重視孩子的學業,等孩子初中畢業,便讓他們出來打工。就這樣,父母打工,孩子接著打工,不斷循環,但他們從來沒想過要改變現狀。」他表示,自己想要做的不僅是喚起社會的重視,更要喚醒農民工自身的僵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