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和觀音菩薩一起遊戲7歡樂!

徐素霞(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2009.10.11
1248觀看次
字級

書 名:觀音菩薩變變變
作 者:黃鈺惠
繪 者:蔡雅蘭
出 版: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觀音菩薩在東方的世界是人人通曉的,孩子也常常聽大人談起他的名號、事蹟,或者在生活環境看見他的形象圖畫,心中一定有許多的好奇和疑問,那麼這就是大人們要給他們釋疑的時候了。

《觀音菩薩變變變!》就是一本圖文兼具的趣味遊戲圖畫書,它以活潑的方式,帶領幼兒認識觀音菩薩和他充滿慈悲智慧的願力。

作者在內容的敘事結構上,藉由遊戲故事來做概念式的呈現。首先是簡要地介紹觀音菩薩,其次在視覺上讓兒童辨識一些觀音菩薩的形、相和手持法寶(當然,正文限於篇幅,未能面面俱到,家長在帶領孩子閱讀時,期能活潑運用,不要局限於書中的例子而能自行發展)。此外,觀音最重要也普遍的咒語「唵嘛呢叭咪吽」,在書頁中以藏文書寫字樣做醒目的呈現,加深了視覺的印象,這也是家長們,可以帶領做延伸活動的趣味點。書中所有的遊戲,主要結合圖像來讓孩子仔細觀察並發現,如此可訓練視覺上對不同事物造形與色彩的敏感度。遊戲中也運用了數字,讓孩子做手部的連線活動。

另外,《心經》是觀音菩薩一個很重要的行持特色,本書對於尚未學習寫字的幼兒,也能經由辨識一段《心經》中的「空」字有幾個,來增加趣味性(年幼階段的兒童雖然手部肌肉尚未發展到可以學習書寫,但是讓他們多加以辨識字形,卻是很適當且必要的)。

為了凸顯遊戲的故事性,書中還安排了「妖怪」的角色,成人讀者可以了解所謂「妖怪」,其實主要來自於我們本身;我們許多不如理的作為,是受到貪瞋癡習性的影響所致,可以用「心」來克服和改變。關於這部分的觀念,家長們可以透過迷宮遊戲〈妖法的考驗〉(第28-29頁)來對孩子們加以解說。遊戲內容上寫出:「妖怪最可怕的妖法,就是把你變得貪睡、貪吃、貪玩、愛哭鬧、愛生氣、愛表現、愛欺負弱小……。」這是很適合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延伸探討的主題。

關於調伏習性這個部分,有大富翁遊戲〈我是小觀音〉可以相呼應,兒童可以從遊戲設計中發現這種因果關係:只要有正面的作為,就可以加速前進,反之,如果有負面的態度,那麼就要暫停。這就是藉由遊戲來說道理的好方式,大人讀者不妨試試,效果可能比碎碎念更好喔!

簡單一本遊戲故事書,實在無法把許多重要的觀音菩薩相關學理敘述得完整,因此一些需要再說明之處,則安排在後面的附錄做闡述,譬如〈六字大明咒〉中文音譯與解說、《心經》的核心思想、觀音的各種法器及其妙用、觀音的多種形相與化身等,都是可以提供家長們帶領孩子循序漸進深入了解,作為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並生出願心的活用參考。

本書的圖像藝術表現亦頗具特色,繪者以電腦繪圖作為媒材技法,創作富有中國剪紙藝術的風味,部分圖像亦刻意做出陰影,製造出剪紙重疊的效果。在人事物造形上,為了更接近兒童心理,特意避開了一般較為肅穆莊嚴的傳統佛像描繪方式,而採取較為活潑的設計風格,身形比例作些變化,使其帶有圖案的裝飾氣息。主角觀音菩薩的形相端莊典雅,並具有親和力。小朋友們的生動活潑,表情豐富並誇張,頗具戲劇效果。

繪者配合中國剪紙的特色,在許多小細節上安排了裝飾圖案,譬如小朋友衣著上的花樣、汽車及其他物品上面的紋飾等,其中以小寶愛狗身上的彩色花樣最為醒目,這是畫者別出心裁的手法。此外,書中圖像色彩繽紛卻不顯得炫目雜亂,因為許多高彩度的色彩都不過分鮮艷,搭配其他柔和的色調,畫面感覺協調溫暖。

本書在編排上極為用心,使得這本《觀音菩薩變變變!》如獲觀音菩薩的加持,而更具慈悲、智慧與歡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