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高通車 節省20分 再用30年

 |2009.10.11
11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新生高架橋改建後昨天中午通車,新橋耐震強度、安全性均提高,行車動線改良後,圓山段行車可節省十五至二十分鐘時間,有助於舒緩北市南北交通動脈的車流量,並大幅減少伸縮縫,改善行車舒適度。市府表示,完工後的新生高預計可再使用三十年。

一般橋梁的正常壽命多以五十年為設計標準,新生高架橋橋齡僅二十六年,卻毛病百出,耐震度也不佳,台北市政府因而決定執行補強改善工程。

台北市工務局在橋體兩側護欄、橋面板和避免帽梁左右移動的止震塊等處採用「植筋工法」,增加或抽換舊有的鏽蝕鋼筋,再澆置新的混凝土強化結構體,改建後的新生高強化橋梁墩柱的耐震能力,由原先承受五級震度提升到能承受六級。

駕駛人感受明顯的則是路面比以前平穩多了。新生高架橋原本每三十公尺就有一處伸縮縫,車輛行經伸縮縫就跳動一下,整修後改為九十公尺一處伸縮縫,使得全長三點九公里的橋面,共減少約四十九處伸縮縫,也就是少跳動四十九下,駕駛人明顯感覺到路面平順。

新生高架橋通車後,市區往士林、北投地區的車輛,可直接於中山北路下橋,不必再繞行圓山隧道;往大直地區的車輛仍按原行車動線,由高架橋右側車道轉匝道下橋,往北安路通行。

另外,士林、北投地區往南、往市區方向的車輛,可由中山北路與通河街口直接上橋;大直地區往南的車輛,則可經圓山隧道後由新設匝道上橋。至於其他原有匝道行車動線均維持不變,

北市交通局表示,原行經新生高架橋公車路線,恢復原路線行駛,大型重機車也開放行駛新生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