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昨天公布九月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實徵淨額二千零四十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五點九;累計今年一至九月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淨額一兆一千九百九十六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十六,創史上最大跌幅,預估今年全國稅收將短徵一千八百多億元。
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九月貨物稅實徵一百一十億元,連續四個月超過一百億元;但累計今年一至九月全國稅收實徵較去年同期減少二千二百七十七億元,為歷年新高,比預算目標短少一千九百三十七億。
其中,綜合所得稅減少六百四十七億元、減幅百分之十九點二,營業減少三百六十五億元、減幅百分之十六點九,減少的金額與幅度都是史上最大;營利事業所得稅較去年同期減少七百七十億元、減幅百分之二十一點六,則是民國九十二年以來最大的減少金額與幅度;關稅減少一百二十五億元,是民國八十六年以來最大,減幅百分之二十點四,則創下史上最大減幅。
另外,今年前九月預算執行率百分之六十七點二,也創下歷年同期新低紀錄,預估今年全國稅收將短徵一千八百多億元,其中,在中央政府部分預估將短徵一千四百七十億元。
財政收入鉅減之際,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下周將重新啟動,預計年底前完成能源稅及環境稅、經濟特區課稅、勤勞所得租稅補貼制度(EITC)、證券及土地交易的資本利得課稅等四大議題,積極創造稅收。
賦改會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指示,因企業界對於開徵能源及環境稅規畫的反彈聲浪極大,希望賦改會能提出社會接受度高的規畫方案。
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指出,政府想增加稅收應尋「正途」,透過「租稅公平」來規畫課稅,否則只會產生反效果,對解決龐大的國庫赤字,效果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