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大學首次擠進世界百大行列,名列英國《泰晤士報》評比世界大學排名第九十五名,教育部長吳清基說,「好,還要更好!」昨天宣布,要再推動第二期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計畫,但改採「領域」補助,鼓勵各大學發展特色。
第一期五年五百億計畫到明年是第五年,教育部前天表示,原本要補助一百億元,明年先給七十五億,後年再補齊另外二十五億元,被外界質疑是「打七五折」。
吳清基昨天澄清說,「絕對不會打折」,因受國際金融海嘯影響,今年補助大專生就業方案,以及救災、防疫,教育經費不得不「移緩濟急」,而五年五百億是長期計畫,已核給的經費還是會給,只是今年先撥七十五億,另外二十五億明年再補發。
吳清基強調,教育是最有利的投資,高等教育發展攸關國家競爭力。教育部未來繼續投入第二期的「五年五百億」,改善各大學學術研究環境,把台灣行銷出去,吸引更多國際精英學生和一流學者來台,有助提高台灣國際地位及競爭力。
《泰晤士報》公布世界二百大綜合大學排行榜,並公布五大評鑑標準。五大標準是全球同儕評鑑(百分之四十)、全球大學雇員評鑑(百分之十)、教師/學生比例(百分之二十)、教師研究著作被引用的次數(百分之二十)、國際因素(百分之五):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成功的大學須吸引全球的精華學生和教師,國際學生的比例和國際教師的比例成為大學國際吸引力的重要指標。
中國本土有六所大學進榜,香港有五所。中國正在全力快速擴張從小學到研究中心的整個教育體系,並且有志從學生出口國變成進口國,世界許多原本依靠中國學生支撐的大學財務因此大受威脅。中國學術界研究著作也大量增加,其中並非全是世界級,但和中國大學師資一樣,正在改善。
文中說,許多亞洲國家將至少有一所大學上榜列為當務之急,且特別提到台灣,並以台大今年排名進步二十九位,升到第九十五名為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