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立故宮博物院「雍正 —清世宗文物大展」將展示雍正朝高水準的文化藝術。
故宮院長周功鑫說,兩岸故宮務實交流共識,雍正大展是其一,分藏兩岸故宮的漢文本「康熙朝起居註冊」,首次以同版型同步各自出版但合作銷售,彌補無法合璧出版的遺憾,也是一例。兩岸故宮首屆學術研討會「為君難酖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定十一月台北舉行。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說,清朝極盛的康、雍、乾三位皇帝,文治武功成就極高,宮廷工藝製造更達巔峰,兩岸故宮都曾以康熙、乾隆為題策展,但對承先啟後的雍正卻不曾辦展,也是這次策展最主要考量。
馮明珠表示,此展也讓文物為雍正澄清傳聞。如民間流傳雍正篡改遺詔,將傳位「十四子」改為「于」四子,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借展的「康熙遺詔」原始滿文版,就明寫傳位給四子,也就是雍正。
她指出,故宮典藏雍正文物,從硃批奏摺、檔案史冊、殿版圖書、宮廷書畫到皇家用器等,而且故宮研究清史與清代工藝美術史的研究人員為數不少,有助大展籌備順利進行。
清史專家莊吉發指出,雍正在文化事業講究皇家氣勢,完成的《古今圖書集成》,至今仍是存世內容最豐富的一部書;從書畫器物來看清朝文化史,更可說,「沒雍正朝,就沒精美作品」。
雍正大展藝術文物有肖像、繪畫、書法、松花石硯台、瓷器、漆器、瑪瑙、琺瑯器、玻璃器等。
瓷胎畫琺瑯是雍正展重要展品,故宮助理研究員邱士華指出,雍正做了技術創新,突破琺瑯彩燒製技術,做出比康熙朝更細緻、更接近繪畫的作品,這類作品絕大多數被故宮南運來台收藏,其他地方收藏不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