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愛爾蘭二日針對攸關歐盟改革的「里斯本條約」進行第二次公投,多數民眾投下贊成票,正式通過。
這次公投是愛爾蘭去年六月就相同議題進行投票否決後,二度舉行公投。時隔十六個月,愛爾蘭宛如歷經兩個世界,房價重挫、失業率飆升,經濟今非昔比,驅使愛爾蘭人對這份條約的態度也從反對轉向支持。
七十歲牛農杜爾,在第一次公投中投下反對票,但他說這次要投贊成票,因為他怕歐盟銀行可能不再伸援手,愛爾蘭會被孤立。
去年公投未過,十二萬農民一面倒反對是主因,但這次有百分之六十八的農民支持;企業界掏錢宣傳、國會、天主教會、貿易團體等,整個政、農、工、商界都全力呼籲讓公投過關。各家民調普遍呈現支持、反對比例約三比二。
再次面對「里斯本條約」的抉擇,愛爾蘭人這次顯然又氣又怕,氣的是政府在金融風暴差勁表現讓經濟一敗塗地,怕的是如果再說不,可能將促使外商撤資,情況恐怕會更糟。
「里斯本條約」主要是希望透過一體化過程,加速歐盟決策速度。這項條約必須由歐盟全部有二十七個成員國一致通過,才能落實。愛爾蘭去年公投未過投下震撼彈,歐盟冀望這一回三百萬選民能夠支持被視為歐盟新憲章的「里斯本條約」。
取代協商十年歐盟憲章的「里斯本條約」一旦生效,歐盟體制將產生大變革。歐盟將有一名由會員國領袖選舉出來的歐盟主席,取代目前由各會員國六個月一輪的歐盟輪值主席制度。
目前歐盟只剩波蘭、捷克和愛爾蘭尚未批准這項條約。愛爾蘭則是二十七國中,唯一決定就「里斯本條約」舉行公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