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教、別教的頂墮
通教、別教於修證時,也都有頂墮的情況。通教在第二地的「性地」,調伏見思惑;第三「八人地」時入無間三昧;第四「見地」時,以十六心(以無漏智現觀四諦所得之十六種智慧)斷三界見惑而見道。故在「性地」的伏惑位,會有住頂、頂退的二種情形。
別教有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十信是外凡位,調伏三界見思惑;十住、十行、十迴向,此三十心配對四善根;縱然生起執著心,但因為還在十行、十迴向中,尚未登入十地位,雖稱「頂墮」,但不算是造作的過失。
出圓教相似位有愛
既不入見道位,又不墮於二乘,這是什麼情形呢?《大智度論》說(大二五‧262中):「三三昧(注{1})是相似的見道位(注{2})(圓教的十信位),在未引發真諦(見真理)時,對法喜產生執著,就稱為「頂墮」。」因為在十信位生起愛心,就不能進入初住位了。而六根清淨位(圓教十信位)一定不會墮入小乘,則以住頂名之為「墮」,但不是退墮,以六根皆是向善,沒有退失的緣故;何況是再造四重、五逆呢?所以,這裡的頂墮,是不同於前面所說的通教與藏教的。
今行人修行至此,千萬不可停留在此情況,若是修到這種情形,應該善加防護!在此階位,雖然沒有內外的障礙,但容易生起對法的執愛。法愛是很難斷除的;若是停留在這種情況,這並非是件小事。譬如:同樣的帆船,來去方向不同,一去一停,停即住著;又,雖不著沙地,亦不靠岸,沒有風就停住。不著沙,比喻沒有內障;不靠岸,比喻外障。若生法愛,如風停息無住著,不進不退,名為「頂墮」。(待續)
注{1}三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注{2}執於頂法,謂之「頂墮」,亦稱「似見道位」,謂之「法愛」。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