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集】嘆為觀止 文廣 |2009.09.29 語音朗讀 11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嘆為觀止」一詞源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吳國公子季禮之口。季禮出使魯國時,觀賞魯國音樂舞蹈,對各種舞樂作出了不同評價。當他看到跳「韻箭」舞時,斷定這是最後一個節目,並由衷地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思是舞樂好到了極點,我們就看到這裡吧。後來人們就用「觀止」一詞來讚嘆所看到的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是褒義詞。 前一篇文章 《說法大不同》 下一篇文章 【殷鑑不遠】宰相豈可驕蹇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