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集】嘆為觀止 文廣 |2009.09.29 語音朗讀 11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嘆為觀止」一詞源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吳國公子季禮之口。季禮出使魯國時,觀賞魯國音樂舞蹈,對各種舞樂作出了不同評價。當他看到跳「韻箭」舞時,斷定這是最後一個節目,並由衷地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思是舞樂好到了極點,我們就看到這裡吧。後來人們就用「觀止」一詞來讚嘆所看到的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是褒義詞。 前一篇文章 《說法大不同》 下一篇文章 【殷鑑不遠】宰相豈可驕蹇 熱門新聞 01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成都世運開幕 中華120選手征戰2025.08.0805佛光會訪越南 推人間悅讀、贈輪椅 2025.08.09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22025.08.0807蘋果含可溶性纖維素 有助降低膽固醇2025.08.0808美國課徵晶片關稅100% 台積電豁免2025.08.0809新馬寺無肉夜市 逾2千人響應2025.08.0810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小心眩暈症找上門2025.08.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書藝心語】認真【大江南北】尋訪蘇州耦園【翰墨天地】持身如泰山九鼎【佛光藏珍──走讀金陵刻經處】佛光藏珍【文化印象】成都望叢祠:古蜀文明千年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