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集】嘆為觀止 文廣 |2009.09.29 語音朗讀 12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嘆為觀止」一詞源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吳國公子季禮之口。季禮出使魯國時,觀賞魯國音樂舞蹈,對各種舞樂作出了不同評價。當他看到跳「韻箭」舞時,斷定這是最後一個節目,並由衷地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思是舞樂好到了極點,我們就看到這裡吧。後來人們就用「觀止」一詞來讚嘆所看到的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是褒義詞。 前一篇文章 《說法大不同》 下一篇文章 【殷鑑不遠】宰相豈可驕蹇 熱門新聞 01【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2【島嶼拼圖】啜飲時光佳釀:探訪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25.11.1803【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2025.11.1804【歲時.節氣】小雪──霜風一夜落寒林2025.11.2005COP30首份草案 重啟化石燃料戰場2025.11.2006新營講堂慢活閱讀 佛光家庭享受走讀趣2025.11.2007佛大蔬食系 國際廚藝賽獲銀、銅牌2025.11.2008【愛的關鍵字】 老壯世代的共居挑戰2025.11.2009【分享時刻】荷花與火車2025.11.2010北島佛光山三皈五戒 點亮自性開啟智慧2025.11.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時代顯影】黃土水與太平國小博物館【寬鼎畫語】海心之核【走讀城鄉】全台第一座公路博物館 ──幸福公路館 【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冷兵器(上)【星海雲瀑──2025江心靜創作展】在光速與永恆的交會處【翰墨天地】浮生若夢誰非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