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也叫洋芋,顧名思義,它來自南美州;北方人則給它一個很土的稱號「土豆」,與台灣人所稱的「土豆」不同,在台灣,土豆是花生的別名。
馬鈴薯營養成分高,歐美人有的把它當主食,也有人拿來餵牲畜,不過台灣歸類為根莖食材。
馬鈴薯最簡單的吃法是,用水煮或蒸熟,剝皮、沾醬,甜鹹皆宜,如果講究點,就搗碎,放進煮熟、切丁的蛋,拌美乃滋就成沙拉。
近年來,烤洋芋很風行,有奶油、燒肉、芥末等不同口味。炸洋芋片更是青少年喜愛的零食,口味多樣,讓人一片接一片,但不宜多吃,否則到時想減肥,已來不及。
中國傳統的馬鈴薯吃法是紅燒、燜炒,或切丁與紅蘿蔔、毛豆一起炒,是很好吃的下飯小菜,講究的還會加入蝦仁、肉絲,可充便當菜。
馬鈴薯一般都煮爛吃,但也有快炒取其脆者。馬鈴薯刨絲泡水(泡冰水效果更佳),去掉一些澱粉,清炒加點辣椒,吃起來很清爽,這是功夫菜,要注意火候,過熟就失去口感。
馬鈴薯澱粉多,怕胖的人不宜多吃,一旦發芽即有毒,不能吃,但不要丟棄,可找個美美的盤子裝著當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