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篤定可在二十七日的大選中勝出,但德國如何走出衰退、以及派兵阿富汗的爭議升高等問題,選民卻對大選冷漠以對,許多人根本不打算投票。
上次選舉後,梅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因為席次不足,被迫和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經過四年共治,兩黨的差異性幾乎被磨光,讓選民覺得兩黨有如「老夫老妻」。既然政見差不多,有什麼好選的。
且兩黨都打安全牌,讓政論家諷刺這次選舉有如吃了安眠藥,選民自然興趣缺缺。
尤其是基民黨地方候選人,競選海報乾脆全用梅克爾的照片和口號,連自己的照片也省了。
梅克爾一再強調,基民黨是唯一能「明智」管理經濟的政黨,失業率並未如預期嚴重,德國在她領導下度過金融危機,但一位五十多歲的餐廳老闆,看著空空如也的餐廳說:「不論誰當政,我都沒賺錢,可能要好幾年才能恢復正常。」
在兩大黨令人失望下,自由民主黨、綠黨、左派黨等小黨竄出頭,各有百分之十左右支持率,可能成為關鍵少數。
未來德國的棘手問題,包括如何加快復甦腳步、失業率、超支的社會福利制度、困難的公共財政、和迅速老化的人口,梅克爾還得盡快擺脫礙手礙腳的社民黨。但基民黨的支持率卻在選前數日急速下降,被形容成「太陽下的冰淇淋」,只剩三成左右,使她的如意算盤出現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