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伊朗興建的第二座濃縮鈾工廠上周五消息曝光後,也牽扯出兩國背後的國際外交角力戰。原來,美國三年前已在監視該設施,伊朗得知美將在十月一日伊朗核問題會談前披露這項機密,乾脆主動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承諾將公布詳情。隨後,歐巴馬決定先發制人,快一步向各國披露,並尋求國際共識,向伊朗施壓。
三年前,美國情報人員發現在伊朗庫姆外圍一座山上有工人開鑿隧道,當時適逢伊朗總統阿瑪丁雅下令恢復提煉濃縮鈾計畫,美國因此相信當地正興建可製核武的鈾工廠。華府雖認為公布時機未成熟,但定期與英法情報機構交換資訊。
上周二,IAEA官員突然通知歐巴馬兩名高級顧問,指伊朗致函IAEA,將披露興建一座「小型」試驗核設施。歐巴馬與幕僚商議後,才決定先發制人,主動公開情報。
但美方不同意歐盟官員的建議,沒有在周四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公布,原因是要爭取時間,先拉攏英、法、中、俄等主要國家建立共識,同意對伊朗採取強硬制裁,結果到上周五的G20峰會上才公之於世。
情報顯示,伊朗正在興建的濃縮鈾工廠規模,足以每年製造一枚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