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有物形、物象、物意,物意是人所賦予的,物象是摹自物體形態,物形則源於生活所見,其根本的意
義是人對一個「興」字的追求。
前些時日完成「鹿紋瓦當」肖形印,修改了原作鹿身的體態,精確的說法是調整,雖是二次創作,亦是對「興」字有所嚮往的。
早年見過日本二玄社用「鹿紋瓦當」作商標,矯健的奔鹿,呈現活生生的形象,見了心喜,想是日人心儀大自然所致。後來知道是秦時瓦當,屬於秦都雍城(今陝西鳳翔)之宮殿瓦。可追溯秦國先民蜚廉在狩獵時捕鹿,因善奔跑而成為秦族首領,鹿自此成為秦族部落的圖騰,這是秦人對先祖的崇敬所造,反映鹿紋瓦當的時代意義。
前人常用「秦磚漢瓦」來形容秦漢兩代的興盛,漢初尚可見到飛鴻瓦;然盛世之後漢人必須借助靈獸來傳達人神感應,靈魂升天思想,已遠離了對大自然的觀照,轉為形而上的追求,失去「興」意,所以逐漸衰亡。
近日偶見一對聯心有歎惋。
上聯:玉上青雲,鏡下瑤台照幾回,殷文周鼎,秦磚漢瓦看人間煙雨。
下聯:書中紫氣,夢裡華池番千遍,唐詩宋詞,元曲明說道今古傳奇。
其中的「秦磚漢瓦看人間煙雨」句,恰巧與《桃花扇》:「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讌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