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高鐵公司前董事長殷琪已向交通部提出求償四百六十一億元的要求,交通部已在九月十一日召開起始會議,由交通部長毛治國主持。交通部強調,台灣高鐵求償部分,雙方有協商機制,如果未來協商不成,最後將交付仲裁。
高鐵董事長歐晉德昨天表示,若重大差異不可歸責任何一方,應有協商空間,局部修改合約。至於是否要求延長特許期,歐晉德說「我有這樣的期待」,例如英法海峽將特許期從三十五年延長為一百年。
對於高鐵希望延長特許期,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高鐵目前最急迫的是先談調降利率,再談折舊。
台灣高鐵公司根據營運合約,認為從興建期至今,包括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高鐵停工、通車時程延後,以致於利息、折舊支出增加、營收減少等,多次主張要求交通部依合約賠償。
台灣高鐵財務危機引發的爭議,並未隨著董事長換人落幕。藍綠立委同聲要求檢調也要約談五大股東。毛治國昨天表示,高鐵興建營運執行過程,確有值得檢討並記取教訓的地方,但他強調:「建高鐵的政策是對的!」
毛治國表示,除了協助台灣高鐵和銀行團重新展開融資重組,解決短期的財務問題,未來提升運量、站區開發等也會同步進行。
對殷琪辭職前接受雜誌專訪,認為高鐵最大的風險是政府,並詳述離開過程的時間點。毛治國昨天低調不多談,強調改組董事會,是目前為高鐵財務解套的唯一方法,這是「雙方的共識」。
毛治國說,高鐵面臨這麼嚴峻的財務問題,主要有兩大結構性問題。第一是台灣經濟情勢出現巨大轉變,因為過去八到十年產業大量外移,造成大約一百萬人次、最可能搭乘高鐵的南北長途旅次流失,以致運量不足、營收偏低。他強調這是因為十多年前評估運量時,不能預期的客觀環境改變,希望社會「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