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罹患「盲崇富人症」…

林彥宏(台北市/講師) |2009.09.23
1088觀看次
字級

某富商欠稅達三億元,卻仍奢華度日,輿論譁然,批評聲四起,在國稅局放話「管收」後,先還國庫一億元。

就在同一天,某企業在大陸的加盟店主貴婦團來台,宜蘭的百貨公司業者一度傳出要封館供其「血拚」,最後憚於民眾反彈,改成延長營業時間,只要貴婦團想逛想買,百貨公司就陪伴,讓業者打破慣例、取消原則的因素是,預估一晚至少有五百萬元進帳。

富商欠稅行徑自當可議,而值得深思的是,究竟什麼樣的社會習氣,造成了這一類的人物?人的價值與財富的多寡無關,但這個人人都懂的道理,可是一旦面臨鈔票的真實挑戰,往往會立即舉旗自降。

台灣社會,以致在面對他們時,不僅奉承阿諛,甚至連原則也告退,以「特殊待遇」美化了「違法亂紀」,於是商店可以為了迎接富商名媛而封館服務,將一般消費者拒於門外;於是金融業對升斗小民錙銖必較,對富豪卻以「超貸」作為「禮遇」。

所以,對富人有不健康的崇拜,除了他們有高超手腕外,還是多數的「一般人」在無意中成了推手,因為社會對有錢人太縱容、太神話,令其囂張地在政治高層與社會底層間予取予求。

當媒體大幅報導某位電子業名人為了圓女兒的「喝咖啡夢」,打造了所謂的「夢幻賣場」,參加開幕的來賓有多少身價、穿戴了價值多少的行頭之際,讓我加倍佩服孔子所稱讚的子路,那位穿著破棉襖與王公貴族同列,而能自信無愧的勇者。

林彥宏(台北市/講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