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山木篇〉中,有段市南宜僚的話,他提到,有兩艘船並肩渡江,其中一艘是空船,若撞上有人乘坐的另一艘船,再怎麼想發怒的人,也不會向空船發怒;但是,若另一艘船上也有人乘坐,兩隻船撞在一起,這邊一定有人怒罵。
二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觀察出,生物界只有人類,常常認為自己的不幸,必是他人的加害或罪過,而產生極大的憤怒。這種在逆境中,受害情結的宣洩,也許有一定的轉移作用,但是對解決問題和積累經驗的探索,未必有所裨益。
近年來,台灣發生災難事故時,雖然一方面,總有公益或宗教團體出面,即時伸出援手,救災紓困,祈福消災,導入正面訊息,但另外一方面,也總有些缺德媒體和政治人物,蓄意操弄、指責、怪怨,詛咒不斷,把人心向負面的訊息方向推動,惟恐場面還不夠亂‧怨恨災難不夠多。這樣一正一負的角力,周而復始,卻經常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結尾收場,久而久之,台灣的氛圍變得詭異起來。
人都想過得幸福喜樂,社會上很多具影響力的人和媒體,如今卻反其道而行,祈禍不祈福。
如果你是一個正向的人,成日禱告求蒙福,總是以信心,讚善和稱頌為善心傳播,你的想法必能影響周遭人物,形成祥和美好。如果周遭都是負向的人物,向你傳播負向能量,就會抵消你的正向能量。
自然界的動物,在遭遇緊急危難時,瞬間的反應,是跟隨領袖奔出險境,台灣人現在的反應很特別,我們先從負向意念出發,編派別人一定都是不善意念,所以為我們帶來惡運,更要先把領頭羊,逐個打倒再說。
不過所有的災難問題,都不能簡單的以政治涵蓋、唬弄,所以改變當權者,而不改變我們集體的想法、作為,也不能改運。
今年,全球其實已經走入一個轉變的周期邊緣,人的貪婪破壞和違逆天道,上天正以冰河融化、洪水、地震、火災、山崩等諸災難警示人類,要看你怎麼受,怎麼應變,而後設下種種報應。我們在摸索天意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像遠古時代河伯娶親的故事一樣,只想簡單的丟一些代罪羔羊當祭品,實際心態卻沒有任何改變,小心,天道自會出來制裁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