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市位於嘉南平原的幾何中心,早期是洪雅族的生活領域,鄭成功反清復明據守台灣,先於鹽水鎮南方「舊營」屯田,為了加強戰備,防範清軍來襲,新闢營區號稱「新營」。
清‧康熙年間新營市隸屬諸羅縣(嘉義縣),日據時期改屬台南州,地方自治施行後成為台南縣治,交通稱便,是急水溪以北交通樞紐,由於機關、行號林立,外來人口多,向有「萬國地」之稱,卻是全省人口最少的縣轄市。
國立新營高中創校迄今六十周年,先為縣立,繼而省立,精省後改稱國立。
設計校徽的美術老師葉敏瑞表示:七十年代適逢校慶運動會,學校請他設計秩序冊封面,他心血來潮以體能運動,為設計主軸,後來幾經修改,大家認同後成為校徽。
新營高中校徽主體,為居中橘色,下方有缺口的圓形,其開口處銜接兩個直角三角形,這個圖騰非常抽象,但意涵十分深遠,是運動員就起跑位置,雙手著地,臀部翹起蓄勢待發的後視圖。
葉敏瑞老師認為:為學、處事貴慎始,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求學的心路歷程中,大家都不願輸在起跑點上。古諺:「行遠必自邇」、「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這些都是勉勵學子,「起點」十分重要的金玉良言。
正三角形,強調教育內容:倫理、民主、科學不可偏廢。也期勉學子三達德「智、仁、勇」要兼修。端正的楷書校名,期勉新中人,文質彬彬、頂天立地,吉祥紅色,象徵校運昌隆。
校長王武雄,衷心期盼同學們,懷抱「時不我予」的精神,分秒必爭,從事多方面的學習,以成就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