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玩定向越野,其實也是為了兩個小兒子。」謝清良指出,兩個小朋友剛開始上學的時候,他陸續接觸了一些同學的家長,卻發現他們都過度保護孩子,限制東指點西,讓孩子不但不懂照顧自己的生活,連基本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都喪失了。
因此,謝清良開始接觸定向運動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們一起參與,直到現在兩個兒子,一個上了高中,一個念國三,三不五時都還會跟謝清良一起上山下海,讓他們熟悉林野,也在大自然中學習如何獨立判斷和正面思考。
定向越野的過程,完全繫於一張場地圖上。「地圖可以說是定向越野的語言,看圖的能力,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謝清良指出,無論是山區或平地中,石頭、土丘、懸崖、草原、森林等自然界的景物,甚至是銅像等人造障礙,在定向越野的地圖上,都由不同的特定圖示代表,國際一致,也構成定向越野的統一立足點。
「學習辨識地圖後,再針對不同的場地和需要實地演練,可以訓練一個人的方向感、判斷力,還有對場地的穿越力,以及對等高線的辨識。」
謝清良表示,在地圖上,起點和終點只顯示直線的距離,實際上的跑動距離,就看選手出發後,如何依照地圖對地形做出立即的判別,以最節省時間和體力的最短路線,完成比賽。「像台灣這樣起伏不定的山勢路徑,經驗豐富的選手,就懂得要沿著山稜線跑,這樣才最有效率。」
「玩定向,讓我的生活充實很多。」謝清良表示,多年參與、教導定向越野的過程中,讓他不但貫通箇中技巧,也對運動、休閒和生活三位一體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