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向越野賽前暖身,必須做得紮實,避免受傷。記者高堂堯攝
今年四十五歲的謝清良教練,是在十三年前開始接觸定向越野運動。「當初是由一群喜歡爬山的朋友率先發起的。」謝清良表示,當時山友中,有人去英國留學,跟當地人一起從事定向越野,回國後就將規則、玩法帶回來,他們玩出興趣和心得後,組成定向越野協會,成為台灣最早的定向運動組織。
「剛開始其實都一知半解,也是邊玩邊摸索啦!」謝清良指出,當年大夥兒,不僅對國際規則不甚清楚,在台灣,甚至連個專業的場地地圖繪製員都沒有;「全台灣第一張符合國際定向越野標準的場地圖(陽明山的擎天崗),是遠從瑞典請來的專家畫的。」
除了國外製圖專家跨海相助,謝清良說,他們在出國前往香港等地比賽、研習的過程中,也認識不少熱心的玩家或教練,或分享經驗、或親自來台示範指導,都讓他們獲益良多,也使台灣的定向越野運動,玩得愈來愈有模有樣了。
「我們現在希望,藉由普及、紮根的方式,將金字塔底部的運動人口擴大。」謝清良表示,協會目前一年會舉辦或參與,十八到二十項國內外的活動或賽事,除了世錦賽、亞錦賽和「瑞典五日賽」等大型國際賽,國內也針對不同年齡層和族群,舉行「親子定向賽」和每月一次的青少年俱樂部形式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