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經典名句】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公孫策 |2009.09.11
3219觀看次
字級

名句的誕生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完全讀懂名句

用兵擇日、占卜,還不如據險要;據險要,還不如得民心……施政有方,得人心,自然多得助力;施政不良,失人心,當然缺少助力。

缺少助力達到極點,連親戚都會背叛他;多得助力達到極點,全天下都支持他。以全天下的支持去攻打連親戚都背叛的國家(當然勝利),此所以君子雖不以戰爭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但若非戰不可,也必定勝利啊!

兵家詮釋

孟子是儒家,不是兵家,可是這兩句論用兵著實簡潔有力。兵家對這個道理亦多有述及:

●《尉繚子》:天官(星相)時日(占卜)不若人事。舉賢用能,不求時日而得到;法令嚴明,不必卜筮而獲吉;獎賞功勞,不待祈禱就有福。

●《六韜》:天道難測,地利、人事操之在我。國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國君賢明,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國君,不在天時。

●《將苑》:智者不逆(違反)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實戰印證

唐高祖時,輔公祏造反,李淵派李孝恭率軍討伐。大軍出發前,將領集合,飲水竟然呈現血色,滿座將領盡皆失色。主帥李孝恭神色自若,拿過水杯來,一飲而盡,說:「不必懷疑,這是輔公祏將要授首(被斬)的象徵。」

與輔公祏交戰,李孝恭主力堅壁不出戰,卻派出特遣隊切斷叛軍糧道。叛軍抵不住飢餓,夜襲唐軍營地,李孝恭臥於主帳不動,叛兵無隙可乘。

李孝恭因而知道叛軍求戰心切,第二天開壘出戰,先頭部隊詐敗,引誘敵軍深入,設伏兵大破叛軍。

李孝恭飲盡血水,是機智的表現,扭轉了將領對「天象示警」的認知;派奇兵切斷敵人糧道,是掌握地利的表現;遇襲不慌、詐敗不亂,是部將對主帥的信心(人和)。

名句可以這樣用

天時、地利、人和當然都很重要,但若不能周全,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畢竟「得道多助」、「得人者昌」才是最重要的。(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