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四川省重慶市一座清代舍利塔,傾斜度超過義大利比薩斜塔,屹立至今百餘年,當地民眾嘖嘖稱奇。
據報導,這座石塔位於重慶的榮昌縣河包鎮經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鎮政府半公里。
高約九點五公尺的清代舍利塔,不知從何時開始傾斜至今,與地面垂直線約呈三十度角,遠超過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高五十五公尺,目前傾斜約五點五度)。舍利塔為十一層樓閣八角石塔,每層由整塊石頭雕成,塔體分地宮、塔座、塔身、塔簷、塔剎五部分。地宮在基座下,珍藏佛舍利等物。
石塔八面雕刻形態各異的佛像,並伴有蓮座、祥雲等浮雕。而石塔底層大部分掩埋在泥土中,因塔身整體傾斜,底層與基座間有縫隙。
關於斜塔不倒之謎,眾說紛紜。有人稱舍利塔下埋藏的佛舍利是鎮塔之寶,保護石塔傾斜卻不倒塌;也有力學專家稱,斜塔應是工匠在建造時,有意修成傾斜,因其傾斜角度並未到達傾覆的臨界狀態,因此屹立不倒。
當地文化站長廖和林說,五年前經市博物館專家考證,結論是,傾斜是由於基座傾斜下沉引起,經過多年風吹雨打,石塔逐漸下沉,因塔下地基土質有差異,一邊疏鬆,一邊堅硬,導致石塔傾斜。
從未進行任何保護措施,為何不倒?榮昌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甘勇經勘察後分析說,古代建築石塔時,用米燒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漿,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其韌性接近於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因此,成為斜塔不倒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