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聯是把兩個音近的字放在同一聯內,交錯反覆,讀起來繞口纏舌。
如明朝翰林李元陽,一日與學生同遊三塔,見小和尚正法正為塔壇上修塔的和尚送湯飯,便吟上聯:
和尚正法,提湯上壇,大意失手,湯淌燙壇。
此聯很不好對,學生一時苦思無著。李元陽與學生回到城裡,途經裁縫家,見徐裁縫同妻子下棋,見李走來,徐推棋起身,妻便說:「你下漏眼棋,我不下了。」
學生受此啟發,便對出了下聯:
裁縫老徐,與妻下棋,不覺漏眼,妻起棄棋。
乾隆年間,有父子二人同於戊子年考中進士,有人寫下一個上聯: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一日,紀昀適見有師生二人同官戶部者,即對下聯曰:
師司徒,徒司徒,師徒司徒。
四川望江樓有一清代名士寫一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據說一九三○年左右,有個叫李吉玉的四川人,發現城外珠市埧有井一口,旁有清嘉慶年間所立石埤一塊,上書「古印月井」四字,於是由景生情,對出了下聯: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乾隆皇帝喜好寫詩作聯,有一回和紀曉嵐到湖南欣賞鄉村風光,二人行至橋子洲頭時,見江面上帆星點點,百舸競渡,十分壯觀。乾隆隨即口出一聯:
橘子洲,洲上舟,舟行洲不行。
紀曉嵐感到難度大,便想到當年遊長沙天心閣,鴿子從閣頂飛出奇景,乃對曰:
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
工整有趣,乾隆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