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透明組織發表二○○五年國家貪污觀感指數,新加坡名列最清廉的第五名,為亞洲第一,香港第十五,台灣與烏拉圭等國排第三十二,可能有人會質疑可信度,但看看國家目前弊案叢生,面對這份不名譽的調查數據,我無言以對。
不說別的,最近關係領導人清廉及第一家庭聲譽的SOGO禮券「羅生門」,百姓看得霧煞煞,而負責檢肅官箴的司法、政風單位卻不見積極作為,難道這不會動搖國本嗎?
這讓我想起《韓非子》中的故事。話說晉獻公與苟息商議欲借道虞國攻打虢國,苟息道:「攜傳家璧玉及寶馬獻給虞君,虞國就會借道。」晉獻公滿臉狐疑,苟息續道:「虞國除非肯借道,否則不敢收寶物;若收下寶物,借道與我,寶物終將回到我國。」
不久,苟息攜玉及名駒前往交涉,虞君見寶物心喜,雖然臣下力諫勿收,然而虞君受不了誘惑,收下了也借了道。果然苟息殲滅虢國後,也把虞國給滅了,苟息持璧玉與名駒返晉,呈給獻公:「璧仍完璧,名駒養肥了。」古之名訓,貪得無厭會動搖國本啊!能不以虞國為戒嗎?
如今有近八成民眾認為,台灣重大貪腐問題嚴重,難怪盜患搶劫頻繁,要拚治安先肅貪吧。《論語》也提到,當季康子憂愁國內盜患頻仍,詢問孔子如何防治,孔子曰:「首先要抑制自己的貪欲,為政者不苟不貪、不營私利,人民自然會感化歸正,屆時即使獎勵人民去作賊,人民也會知恥而不為。」為政者須以孔子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