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榕原產地在台灣、蘭嶼、中國華南、琉球及馬來西亞。在台灣分布於全島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野村落,是很常見的植物。因為果實內含白色乳汁,所以稱為「牛乳榕」;又因形狀像牛的乳房,又叫「牛乳房」;它的果實可食用也可入藥,又稱為「天仙果」。

牛乳榕有很多俗名,如牛乳婆、牛乳楠、牛乳埔、假枇杷、毛天仙果、三麴、鹿飯、天仙果、漿乳仔、大丁黃、Baujivakku〈泰雅〉、Bana'kk〈排灣〉等。
牛乳榕是桑科榕屬,為落葉性小喬木,高可達七公尺,全株被有短毛,有乳汁。葉子為單葉,互生、具毛,葉面常有散生狀極細的白點,葉身自狹長形到闊橢圓形、菱形等,變化很多,葉緣可由全緣變至粗大的鋸齒,幼葉紅色漸至帶紅脈,成熟葉為綠色,羽狀脈凸起,網格明顯。花序總托大,外被柔毛,成熟時變黃、變紫。果實為卵形瘦果,包於球形的隱花果內。隱花果成熟時呈橘紅色,腋生,是鳥類愛吃的食物,所以經由鳥類傳播,處處可見它的蹤跡。

牛乳榕的用途極廣,尚未完全綠化的新葉可食用,或炒或煮湯、熬稀飯等,滋味不錯。紅熟果實洗淨後可剝皮生食,有淡淡甜味,加糖醃漬後再吃更棒。樹皮纖維可供造紙。它的葉、花、果是多種昆蟲、鳥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牛乳榕也是藥用植物,根有健脾益氣、消腫解毒的效用;枝葉有補中益氣、強筋壯骨、消腫解毒等功效;果實可治痔瘡。
如果想種植牛乳榕,須注意陽光充足的環境,炎炎夏日下,即使陽光曝曬也無害,只要在生長期間保持微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