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自家屋頂陽台,闢出一小塊空地進行有機栽培。王明山攝
常聽人說:「有機農作比較好吃」,但松本和紀認為,其實有機蔬果吃起來較美味,並非來自「有機」,而是因為「新鮮」。
日本農業學家大久保增太郎在他的著作《日本的蔬菜─從產地至餐桌》中曾經指出,決定蔬菜口味的四項關鍵為「出生」、「照顧」、「時機」和「時間長短」。
「出生」即是品種。「照顧」是指耕耘、農藥、施肥、灌溉、氣候等栽培條件的總合。「時機」則是指是否在恰當的時間收成或食用,「時間長短」則是指從收成至食用的天數,意即在摘下或採收後多少日才吃下它。
有機農業在日本這樣一個高溫且濕,又多病蟲害的國家,算是一種相當困難的農作法,因而產量向來不多,占不到日本國內農作物的百分之一。
日本還曾大規模進行調查,發現所採樣的有機農作物中,因有機農作較不易種植成功,因此「難吃」的機率相對較高。
但這項調查同時也指出,如果吃的是從有機農戶直接運送來的有機產品,則安全、美味的機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