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健行不一定要登山,但登山必定要健行」,這是翁注賢對登山運動所做的注解。
「登山應該是去享受每一個踏出的步伐、每一口呼吸的空氣,以及每一眼看到的景色。」翁注賢表示,年輕時體力佳、精神飽滿,登山時難免氣盛,動不動就興起攻頂的雄心壯志,甚至太陽下山、刮風下雨也不改其志,「有幾次就因此讓自己深處險境,差點發生山難或受傷。」
隨著年齡的增長,翁注賢開始對登山有新的體認,「登山其實是一種過程,就跟人的生命旅途一樣:由低處開始往高處爬、再由高處走下低處。」他以攻頂為例,認為年少有企圖心和夢想就去追求,這是好事,但年紀大了之後,就應該轉用平常心看待事情。
「不一定要攻頂,不一定每次都要爬上台灣之最『玉山』最高峰,改爬鹿林山、關山,從這些地方眺望、欣賞玉山,不也是一種美好經驗嗎?」翁注賢現在登山,總如此勸諫,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山友。
此外,登山對身心的提升也不言可喻,「生理方面,登山能鍛鍊體能、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人就不容易老。」年過七十的翁注賢,看起來卻只有六十出頭,所言的確不虛;「心理方面,登山不但能鬆弛情緒,也能培養耐力,越過山頭、走過長路,更能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