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學院幾個月之後,來了近二十位馬來西亞東禪佛學院的遊學生,半數編列在我們班,其中有一位長得眉清目秀,臉龐清淨白皙,彷彿就是大悲殿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某一天同學忽然隨口問他:「你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他毫無猶豫地回覆:「學佛,當然是要成佛囉!」
當時我心底十分震愕,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學佛」就是要「成佛」,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啊!「成佛」竟可說得如此輕鬆自在。
於是我每天默默地看著他,一方面欽羨他那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身心自在的情境,一方面喜歡看他那張一色一香無非道,或語或默終是禪的慈眉善目。
他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將腿盤起來,腰桿打直,正襟危坐,過了沒多久卻心無所罣地打起盹來,無論課業、活動有多麼忙碌,總是看他一派悠然地趺坐桌前微笑;於是我開始思索自己為什麼要學佛,當初也只不過是在編藏處的書櫃裡,隨手翻閱寒山子一本泛黃詩冊,成天想著那高邈深邃的意境,而那位同學正有詩句中「不如百不解,靜坐絕憂惱」的淡泊與灑脫。
成佛,是學佛者嚮往之路,也是超凡轉聖必修功夫,從以前到現在,人們只關懷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重要,但卻忽略「自覺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一門人生功課,師父上人曾說:「倘若沒有自覺,即使給你再好的東西,教你再多的道理都沒有用。」馬祖道一禪師也曾說過:「道不用修,但莫染污。」我想修行其實很簡單,只要能夠發現自己無始劫的習氣,改掉習性就是;成佛,其實很容易,能夠照見自己無明念頭,二六時中皆能處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便是。
每每走在成佛之道上,腦海總浮現師父上人頎長的身影,希冀自己牢記師父要我們學習太陽,能夠不受外境影響,時時讓自己的六根放光,如此才不辜負本自具有的真如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