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發現
地球生命來自彗星
科學家日前宣布首度在彗星上發現構成蛋白質的基礎材料,一種稱為「甘胺酸」的胺基酸,也是地球上蛋白質內20種胺基酸中最常見者。這項發現使生命原始物質來自外太空的理論再次沸揚。
藉由顯微鏡檢視所發現甘胺酸跡象,包含在由「魏德2號」(Wild 2)彗星尾巴採集到的分子樣本中。2004年1月,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星塵號」太空船(Stardust)深入太陽系3億9千萬公里,採集到魏德2號的樣本。
這些從一小塊塗了極輕薄「空氣膠」(Aerogel)碟片上採集到的氣體和塵粒樣本經裝罐密封後,2年後脫離太空船,以降落傘在猶他州(Utah)沙漠著陸。
「魏德2號」彗星是以發現它的天文學家魏德命名。據信與它類似的彗星,包含多種保存良好的數十億年前太陽系初形成時物質的原始成分,因此成為追尋太陽和行星球形成之初情況的線索。
氣象中心指出
聖嬰未來兩個月將增強
美國政府氣象預報中心日前指出,該中心預期未來2個月聖嬰現象將增強,但幅度及時期長短預測不一。
在7月間威力不大的聖嬰現象,已造成澳洲乾旱及印度雨季延後。聖嬰現象(El Nino)是指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水溫度,每隔一段週期會有異常高溫的現象。
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最新報告,目前天候狀況及分析預測都認為聖嬰現象會持續增強。儘管預測聖嬰現象最終強度的看法分歧,但幾乎所有預測模型都顯示,北半球下一個冬季聖嬰現象將在中至強度間。CPC指出,預期入秋後聖嬰現象強度將介於弱至中度間,冬季期間至少達中度。
最近太平洋海域的風勢也顯示未來幾個月助長聖嬰現象增強的條件,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指出,風勢導致鄰近赤道的太平洋中部及中東部海域海水溫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