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窺哈姆雷特 看見人性

郭士榛/文‧潘俊宏/攝 |2009.08.21
1263觀看次
字級



西班牙「里屋雷劇團」作品《偷窺哈姆雷特》的導演李果拉(右)與藝術總監普吉(左)。潘俊宏攝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在真實生活中,你會透過窗戶「偷窺」鄰居的生活作息嗎?二十一至二十三日,西班牙「里屋雷劇團」在城市舞台演出的《偷窺哈姆雷特》,是屬希區考克《後窗》劇場版 。導演李果拉,試圖從「偷窺」尋找新式舞台語言。他刪去莎翁劇本全部台詞,觀眾只能藉演員的肢體判斷劇情發展。

《偷窺哈姆雷特》戲中的主要用意在關心「人」的問題,李果拉說:「這部作品希望透過劇場這面鏡子,來觀察、研究『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想了解『人』,所以我們做戲,而觀眾看戲。」李果拉讓觀眾變成觀察者,希望每個人走出劇場後,能產生自己的獨特理解。

李果拉認為,現代人對生活的態度是被動而機械性地進行,無論開心或是難過,從來不去探究原因,像是活著的死人;希望這部作品能激發觀眾對自己的生活問『為什麼?』,然後為改善做出改變。

《偷窺哈姆雷特》的導演阿雷克斯‧李果拉,在舞台上安排一棟被剖面的豪宅「歐洲之屋」,藉由偷窺父親喪禮後返家的一家人,展示出親友間的複雜爭奪關係,凸顯悲劇在日常生活中悄悄發生。為了呈現日常生活的真實性,演出的速度不但與現實的時間感相同,演員的表演過程也有部分是即興呈現。

《偷窺哈姆雷特》雖是「無言劇」,卻不是「默劇」,也沒有任何默劇風格的肢體語言;就像窺探人家後窗一樣,觀眾看得到屋中人的動作,卻聽不到聲音;看得到屋中人的明明在講話,卻只能猜測說話的內容;這種無言的狀態形成想像的空間、以及無形的壓力。李果拉表示:「刪去台詞的另一個用意,則是為了反映現代人回到家後沒有對象可以說話、同時也沒話可說的窘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