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碧利斯、象神、納莉、桃芝,到去年的卡玫基、今年的莫拉克,每次颱風都造成災難。
地震與颱風固屬天災,但過度的開發卻屬人禍,因為現今的人過於重視物質享受,愈高愈好,所以到處是高山水果、蔬菜、茶葉等,因此重機械一部部開上高山,森林變成菜園,破壞了土質的結構,一旦豪雨當然發生土石流,所以土石流之害,重機械實是首因。
我常攀登百岳,三千公尺以上因無人為破壞,不曾受到地震、颱風的影響,登山步道只在人為開發的地方才會塌,所以土石流的發生是人禍,可是人們卻怪罪地震、颱風。
人類要靠山吃山,就要憑原始本能,如此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也許生產的物產不多,但才能細水長流,不僅我們這一代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也能留給子孫享用,不然重機械開上山,也許短時間有很好的收穫,但開發山坡地所獲利益,恐怕不夠一次災難所需重建費的百分之一,而且青山、家園毀了,再多的錢也難買回,遑論失去的生命。
「子釣不綱,弋不射宿」,連古人都懂得維護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道理,現代的知識比古人更豐富,智慧卻不及古人,處處在做殺雞取卵的事,因為我們太短視近利,只看到今天,不管明天如何。
如果我們還是執迷「高山的較好」,萬一有一天青山、綠水都沒有了,那就隨時準備付出慘痛的代價吧。
洪長源(彰縣二林/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