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一女學生試用「虛擬互動化學實驗」,進行碘化鉀的電解實驗。薛荷玉攝
補教老師研發軟體 動動食指就可點火加熱 北一女學生試用都說讚
【本報台北訊】很多高中生幾乎沒親手做過化學實驗,但大考實驗題卻愈出愈多。有化學補教老師開發出「虛擬互動化學實驗」軟體,北一女學生試用半年都說好,「要有幾根乾淨的試管、燒杯,點一下就有,步驟錯了也不會爆炸!」
補教老師王崇旭表示,目前的數位實驗是在電子白板上,用手指點擊、拖曳來操作,未來還計畫開發可「隔空抓藥」的數位實驗,更有臨場真實感;還有可能發展簡體字、日文、韓文版,把這項數位教學軟體推廣到國際。
王崇旭說,他常問學生是否做過課本上的化學實驗?回答做過的學生平均僅二至三成,讓他興起開發數位虛擬實驗的念頭於是找來電子白板等相關業者合作,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四百多萬元補助,研發了四年研發。
昨天發表的化學實驗如酸鹼滴定、電解實驗,都已十分成熟。螢幕左側顯示錐形瓶、試管、燒杯、滴管、電解槽等設備,右側則有碘化鉀、氯化鐵等藥品圖案,學生只要動根食指,點擊一下就可點火加熱,還可看到燒出結晶,或U形管內藥品加熱後的顏色變化。
王崇旭說,除採用電腦動畫,部分過程還經由拍攝真正實驗影像完成,如沈澱物都清晰可見。
剛從北一女畢業的紀佳良說,校內設備已算很不錯,做實驗是四人一組,人人都有機會動手,但因趕課的因素,不是每個實驗都能做到,只能死背過程、想像結果,此時虛擬軟體就是很不錯的替代品。
同是北一女畢業的陳怡玟說,數位軟體呈現的晶格是3D立體的,可清楚看到有幾個氯、幾個碳,比畫簡圖、看模型還清楚。但學生也說,虛擬軟體並不能完全取代真正實驗;王崇旭說,若真正實驗時嘗試錯誤而產生的意外發現,就無法在數位軟體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