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癤硬化症」,是國內罕見疾病之一,罹患此症的珍珍(化名)是重度自閉症學童;初到特教班時性情相當不穩定,稍不順心即發脾氣哭鬧不止,需要老師費很大的耐心去安撫、去轉換其注意力。
珍珍經特教班一年多來的教程訓練,及每周兩次媽媽送至感覺統合職能療程,目前持續穩定的進步中。但是珍珍的媽媽也因孩子的病症,常年受憂鬱症的困擾,甚至以淚水陪伴度日,認為珍珍帶給家庭、父母極度的不自由,心中的罣礙無法釋懷,日復一日。
這一切看在吳芳郁老師的眼裡,感同身受;吳芳郁有一女亦是學習障礙的過動兒,因此常常用同理心與珍珍媽媽溝通、鼓勵,正視孩子的進步,用愛、包容去學習接受,面對挑戰,畢竟孩子還是會回到媽媽身邊,而如何去營運家庭生活及教育,百分之九十九靠媽媽的努力。
吳芳郁提及一個個案,這位自閉症的學童,頭腦非常聰明;初接觸時用餐習慣用手抓、扯,生活常規不好,告知家長一星期後就逐步改善,因為家長努力學習配合,這孩子很快就進入一般幼稚園常規上學;上小學時媽媽天天陪讀,白天將老師所教的課業,回家重覆的指導教學;如今小六了,成績維持班上前三名,進而參加童詩與作文比賽均有優秀的成績,一路走來只見媽媽用無私的愛與堅毅的耐性,才有孩子今天的成就。
吳芳郁對於自己的孩子,從一開始無法接受,而精神幾乎崩潰一直到完全的接納。「因為上帝看妳比較有耐心、愛心,所以這孩子才到妳家來」,吳芳郁的媽媽是這樣鼓勵支持的告訴她,也讓吳芳郁有這股動力繼績努力於這一份特教工作。
在星雲大師《老二哲學》一書中提到;愛,就是惜;愛,誠然是偉大的,但是如果沒有恆長的憐惜心,愛反而是自私的,是一種佔有,一種污染,一種罪惡。如莎士比亞說:「愛,不是以眼睛去看,而是用心。」雨果說:「愛,是感情的升華,它有如陽光照耀大地,給萬物一股生長的力量,使其欣欣向榮。」佛洛姆說:「愛,是給予,讓對方能夠成長。」愛的真諦,要升華為慈悲,只有一個字可以代表,那就是「惜」。
吳芳郁期望自身無私的愛,像陽光普照於特教崗位上,如永遠的向日葵,時序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