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針對教育部提出「大學多元入學改進方案」,最快民國一百零三年,大學入學將「兩試合一」。國內大學教務長表示,希望能減輕考生負擔,但兩次考試如何整合仍有待研議。高中校長、教務主任則「樂觀其成」,認為六月舉行考試,能改善目前高三下學期學習不完整的情形。但建議將考科區隔為「門檻」及「鑑別度」兩種,避免「一試定終生」的壓力重演。
台灣大學教務長蔣丙煌說,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一直都有討論「兩試合一」,但目前學測、指考兩種考試性質不同,技術面如何整合仍有待商議。為減輕考生壓力,招聯會將持續討論。
台北市麗山高中校長陳偉泓表示,兩試合一若能有「不一試定終生」多元精神,以及「高三下完整學習」兩大優點,就十分樂觀其成。他說,目前學測屬「門檻」考試,學生多元入學,值得肯定。但部分學生透過甄選入學後,高三下的學習完整度受影響,對未來大學課程銜接不利。
陳偉泓建議,「兩試合一」的考科數不宜增加,不同考科性質也要區隔,部分考科出題採「門檻」制,部分則是具「鑑別度」題型,避免一試定終生,才能減輕學生壓力。
北市中山女高教務主任簡菲莉認為,九十九年即將實施新課綱,配合一百零三年「兩試合一」,整體準備期足夠,時機點也很恰當。教育部、高中端、大學端及大考中心應充分意見交流,讓大學選才和高中教育配合,減輕孩子壓力。簡菲莉建議,配套應早研議,讓高中端教學能跟上腳步,才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