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趣聞】海參自殘又自生

郭振東 |2009.07.27
821觀看次
字級

●害羞躲石縫:海參生活於平靜、偏僻的海灣,在礁石遍布、坑漥不平的海底和海藻滋生的地方,水深二十一公尺至一五○公尺的海域都能見到海參的身影,只是牠們似乎甚為害羞,總是穴居在泥沙中或蜷縮在石縫中、卵石間。

●以泥沙為食:海參以海底有機物質和微小動植物為餌料,由於海底的食物少得可憐,為了填飽肚子,海參每天要吞吐大量泥沙,所以生長極其緩慢,這也正是其珍貴的原因之一。

●自殘又自生:海參即使被咬去一半,甚至腰斷三截,只要不被吃掉,海參都會默默忍受,自我修復。經過三至七個月的創傷修復,每一段又會長成一個完整的海參。有的海參還有自切本領,當海參感到外界環境不適宜時,能將自身切成數段,以後每段又可長成新的個體。

●不畏懼寒冰:海參的生命力很強,從攝氏○度到二十八度都能泰然處之,有幾種海參甚至放在冰水中也無所謂,一旦冰塊融化仍能繼續生長。如果氣溫低,海參的生長就會放慢,當然品質就更佳。這便是沿海岸越向北,海參越名貴的原因。

●自溶為凝膠:鮮活海參極其嬌貴,適宜環境的條件十分有限,當漁民捕到海參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用鹽把牠加工起來,才能保存住,否則牠會自行溶為一團凝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