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台灣鼓王」的黃瑞豐,從八歲自學吉他,從此就踏入了音樂世界,只有小學畢業的他,完全靠著演出經驗和勤學,成就現在。十七歲正式出道,二十四、五歲就展開教學生涯的黃瑞豐笑談道,「本來這個教室『异境鼓樂教室』是我在做,這一兩年已經交給學生吳政君,這還真是道地的傳承呀!」
黃瑞豐表示這麼年輕就開始教學是基於有人邀請他,本來他也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好,後來對方表示他就以自己豐富的演出經驗為出發點,把經驗帶給學生也可以,於是黃瑞豐從南部北上來到台視大樂團不久,開始了他的薪傳之路。
留下歷程供人參考
教學輕鬆學習加分
黃瑞豐指出,他以前在學爵士鼓的時候,很多歷史記載或教材資料都不充足,加上他語文也不是很好,所以常常都是熬夜在找資料或K書,學得很辛苦,這讓他開始教學以來,就希望能多留一些東西給學生們。
十年前網際網路上有了home
page這項服務之後,黃瑞豐更自己摸索著製作網頁,開始一點一滴把自己學習過程、演出經驗等等都記錄下來。
吳政君表示,跟著黃老師學音樂是很輕鬆有趣的,由於他自己過去曾經加入國樂班,記憶中經常是在罵聲中學著二胡,來到黃老師這邊以後才發現,原來學音樂即使沒有一直被罵,只要自己有心,加上老師的教學深入淺出,還是能夠熱情去投入的;這也影響著他現在教學生的時候,很重視要讓學生能夠了解並且喜歡自己的音樂,能夠快樂地去做,自然能學得更好。
對黃瑞豐來說,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從小自學吉他,然後去樂器行學了幾年各種樂器,接著去樂團做學徒,到後來去澎湖的飯店正式出道,退伍之後到台視的樂隊服務,一路走來其實都是馬不停蹄地在演出,不斷累積實務經驗,真正靜下心來學習的時間一直都很有限。
基礎功夫和
學習觀念最為重要
「我覺得自己能夠教學生的,真的就是一些基礎觀念和技巧,還有就是自己一路邊做邊學的經驗,所以不會用制式的方法教學,而且我的學習歷程中也不是科班訓練來的,主要就是希望學的人有了好的基底,還要有正確的習樂觀念,那不論他要怎麼去轉換技術或跑道,就比較不會被設限。」
黃瑞豐表示,除了自己的因素之外,現在學生的需求也跟他們過去大不相同,其中也有按部就班的人,另外就是增加了很多無論是有基礎還是從頭學的,很多時候學生會去表明說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加強,或臨時要上陣必須要惡補,等等這樣的狀況漸漸變多,所以他的教學方式也會去應變。
「有時候年紀比較輕的,就越是想要速成,可是有些元素是你不管學什麼樂器或任何事情,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那這些東西我就會在教學中嘗試傳達給學生了解,要讓學生明白基本功其實是很重要的。」
讓學生適性發展
傳承有力笑開懷
「經常有學生初來,我就讓他先打鼓,馬上就可以知道他缺乏什麼,再去針對他的需求或是興趣,有時候就會轉介給其他老師去教,雖然以前都是包山包海啦,可是現在學樂器的人很多,教樂器的人也是很多,自然就有更專業的,就會想讓學生去學到更實在的東西。」
跟著黃老師學習,吳政君認為最棒的體驗是,老師有表演的時候都會讓他們跟,像這樣在現場透過幫老師般樂器、調音,還有調整樂器位置的時候,就能同時觀察到在現場要怎麼去處理事情,老師也會機會教育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會更好,如此一來等同於自己也學到一個經驗;「我之前就比較沒有這樣的學習經驗,像這樣跟老師出去,就可以學到很多在課堂上沒有辦法去體會的東西。」
黃瑞豐說,其實一直就是希望,有一天這個教室就是能夠交給一個比自己厲害,或是未來很有發展性的學生。吳政君人很老實,然後也很勤學,現在跟女朋友兩個人一起打拚,教室和外場的表演都經營得有聲有色,讓他覺得能把教室交給他去做真是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