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綠島新玩法

德國茉莉/文‧Jasmine/攝影 |2009.07.25
1350觀看次
字級

綠島因正好在黑潮北流路線上,每年的四月到六月,多達十餘種可愛小不點飛魚,會隨著黑潮抵達綠島海域,也正式揭開綠島的旅遊旺季。

擠爆海上新樂園

綠島位於台東外海約一小時船距,白天若天氣晴朗,從台東往海中極目望去,便可看到懸在外海上的這顆海上明珠。

海島海岸皆有特色

綠島的面積僅十五平方公里,以四十公里的時速環繞綠島公路一周,大約需一個小時。綠島海岸地形豐富又具有特色,全島多山,最高山為海拔二八一公尺的火燒山。

綠島長年受風浪侵蝕的結果,四周的海岸地形頗為曲折多變,有海階、海崖、凹谷、巨岩、海蝕洞、海灣等美景天成的自然風光,處處皆可觀。

天然美景吸引人潮

綠島海底除有色彩美麗的熱帶魚及水族,更有多達一百五十種硬珊瑚及五十種軟珊瑚,陸地上也因早年封閉多時,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群居的樂園,海邊隨處可見爬來爬去的寄居蟹。

但隨著綠島積極發展觀光,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一睹其風采,逐漸讓綠島的生態喘不過氣,滿街上到處都是人及機車,街道兩旁商店林立,讓綠島愈來愈像台灣本島的夜市。

生態環境不勝負荷

遊客大量湧至的結果,不但柴口、石朗等浮潛區,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浮潛客,朝日溫泉更是人擠人,泡湯池僅能人貼人坐著泡湯,更衣沖水必須排隊一、二十分鐘,直到深夜十一時,南寮街上依然人氣沸騰。

當地許多饒富特色的生物,在覓食的過程中,也因躲避不及呼嘯而過的機車,而「橫屍遍野」,使動物族群及數量不斷下降,許多五年前在潮間帶還可以看到的生物,現在也幾乎看不到了。

自然之旅才是上策

在住宿方面,當地除了舊有的國民旅社之外,這幾年來為了因應越來越多的觀光客,陸陸續續增設了許多度假旅館,但是品質不一,遊客必須多注意比較,或改在六月中以前,或是九月以後再規畫行程。

此外,台東縣政府目前雖尚未考慮採取「遊客總量管制」,但鼓勵遊客到綠島旅遊時,最好多利用當地的觀光巴士或電動車,並適時排入騎自行車和散步等遊程,體驗綠島讓人驚喜的另一面。

探索生態 早晚都好玩

要在綠島度過悠閒安詳的假期,至少需兩天一夜。其中環島半日,黃昏可在南寮、中寮海岸,或海參坪的小長城上看夕陽落日,晚上到海水溫泉泡澡、聽濤聲、數星星。第二天安排體驗潛水或浮潛,以及搭船進行海上環島。

其中,計畫浮潛的遊客,由於需視海況天候、潮汐來選擇潛點比較安全,同時必需視個人潛水經驗與技術來決定岸潛或船潛的區域,建議安排三天的旅遊計畫會更為從容。

知性體驗感性紓壓

再者,綠島海邊夜間光害極少,到了當地,千萬別忘了抬頭看看天上明亮閃爍的星星,同時放緩腳步,體驗陸地與海洋的近距離接觸,重新感受人與島嶼的親密關係。

除了體驗自然風光外,遊客也可以試著靜下心來,來一趟心靈之旅,例如可在黃昏時,沿著海景散步或騎自行車,到牛頭山上觀海靜坐、看夕陽,都是很紓壓的心靈享受。

綠島迷人之處在哪裡?建議可進行如下的休閒活動:

{1}浮潛:安全至上

綠島是一座由海底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島嶼,在淺水處可作浮潛。浮潛活動以安全為第一優先,最好有合格的浮潛教練帶領,在旁維護安全。台灣有些離島觀光區,帶領浮潛和踏浪者,僅是十二、三歲的國中生,似乎過於兒戲,遊客最好多加慎選。

浮潛時,要小心銳利的礁石刮人。即使是不會游泳者,只要保持浮潛鏡與臉上貼緊,熟悉用嘴巴呼吸,並習慣頭沉入水中的感覺,就可以一覽美麗的海底珊瑚美景。熱心的教練還會潛入海底,告訴你哪一種魚是神仙魚、小丑魚等等。

{2}游泳: 吃燈塔餐

在機場的燈塔旁,有一淺水區頗適合游泳。不妨在清晨時分到那裡游泳,游泳完畢還可坐在燈塔旁吃早點。
 
{3}泡溫泉: 四腳朝天

管理處在海邊築了幾個溫泉圓池,免費讓遊客泡湯,但海底溫泉區的波浪頗大,即便穿著泳衣泳褲,還是要小心別在溫泉圓池裡,被大浪打得四腳朝天。

這個區域也很適合看日出、看星斗,但要小心步伐,因為遊客晚上忙著生態夜遊、夜空觀星,清晨又起早看日出,頭腦昏沉之際很容易在這裡摔一跤,被珊瑚礁撞得烏青瘀血。

{4}散步: 漫遊休閒

如果不急著回台灣,可以帶著一個餐盒,一本書,用步行或騎單車的方式,慢慢環島。綠島四周環海,中央一帶丘陵綿延,不管是登山抑或是在海邊緩步,都是極佳的休閒方式。

雖然夏天很適合海島旅遊,但其實鼓勵大家盡量別在剛進入旺季時去。因為船隻不但特別擁擠(船隻擺盪的幅度相當劇烈,小心暈船),環島公路也會因為湧入大量機車變得危險。

另外,海邊太陽輻射量大,要記得帶係數較高的防曬油,並帶一件長袖襯衫、一頂帽子遮陽。

{5}夜遊:偶遇野鹿

跟著夜間導覽員去夜遊,仔細聆聽天空中一個個星座的故事,三不五時還有流星滑落,成為城市遊客難得的初體驗,滿天碩大的星斗,也常讓遊客看傻了眼。

下山的路上,運氣好的話,可在路上巧遇島上的野生梅花鹿(目前大約還有一、二百隻),三五成群在馬路上散步。只要靜靜欣賞,鹿群就不會閃躲飛奔而逝。

 海面上下皆可觀

到綠島,若沒到海上走一遭,那麼就等於沒來過綠島。綠島的美,除了可以從島上近距離接觸外,還可以從海上遠眺它,或是直接潛進海水中,體會海底下的美麗世界。

坐上船,跟著船長出海捕捉綠島最迷人之處,心情既興奮又期待。美麗的艷陽,照射在蔚藍的大海上,折射出耀人的光芒,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船長說,這樣的天氣,最適合出海橫跨黑潮。

海鳥高叫樓門岩

首先抵達的第一處景點是樓門岩,那裡住著成千上萬隻海鳥,坐在船上穿越樓門岩時,成群的海鳥就在身邊呀呀大叫,十分有趣。

接著經過海蛇洞,導覽人員說,綠島人視海蛇為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每當有人重病不治時,其家人就會到此捕捉海蛇,綠島的海蛇雖然有劇毒,卻不會主動攻擊人,算是相當溫馴的動物。

海中礁石自成景

過了海蛇洞,就準備迎接綠島的睡美人和哈巴狗,看著哈巴狗俯臥在睡美人的頭頂上,而且旁邊還有被戲稱為狗大便的石堆,覺得十分逗趣。

航行了好一段時間,終於到了浮潛區。綠島有一南一北兩處浮潛區,之所以會設置兩處,主要是跟天氣有關。通常吹南風時,就帶遊客到北方的浮潛區浮潛,而吹北風時,則到南方去,以免風浪太大影響安全。

燕魚甩尾跳水舞

拿著麵包,吸引今天的主角燕魚,很快的,牠們全游了過來,甩著尾巴在海面上跳舞,不用下水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膽子夠大,不妨穿上潛水裝備,潛下海去了解綠島的水下世界,那裡有美麗的珊瑚和色彩斑斕的魚群,甚至還有世界級、壽命達一千兩百年,形似大香菇的珊瑚,見證綠島是所有愛潛水的人都不會錯過的說法。

全球僅見 海底溫泉

綠島擁有世界少見、全台獨一無二的海底溫泉─朝日溫泉。

朝日溫泉於日治時期名為「旭溫泉」,緣於其正好位於旭日東昇處之故。該溫泉之形成,乃由於海水經岩縫下滲至島嶼下方地層深處,經地熱加溫後成為熱水,再因壓力增加而湧出地面。

世界僅有三處泉

朝日溫泉為綠島後火山活動的殘餘徵兆,屬硫磺泉。出現於現生珊瑚礁的潮間帶中,漲潮時沒入海中,退潮時溫泉才外露。溫泉的水溫,據測約在攝氏五十三度至九十三度之間,味極鹹澀,惟洗後並不黏膩。

類似的海水溫泉,目前世界上僅發現三處,另二處分別在義大利北方與日本九州,因此算得上是世界級的稀有地質景觀資源。

兼迎旭日和星辰

目前東海岸國家風景區在此設置三個圓形露天浴池與一個小型溫泉泳池,溫度各異,遊客可自行選擇。

雲淡風輕的夏夜,躺在露天的海水溫泉泡中,清晨可以泡著溫泉迎接日出(冬天因八點才開放,就沒辦法了迎接旭日東升了),夜晚可以泡著溫泉仰望璨爛星河,靜聽海濤拍岸,輕吟曼妙的「綠島小夜曲」,洗盡一身塵囂,人生至境,不過如此!

夜遊 發現生態之美

傍晚時分,騎著單車往牛頭山的方向前進,途中偶然看見一隻陸蟹,在路邊的草叢休息。

對於都市土包子來說,這隻陸蟹的出現,像是天上賜予的禮物,讓人驚喜得說不出話來,也為這趟夜遊生態行,譜出最美的前奏。

穿過一大片青翠的草地,坐在牛背上看著夕陽西下,光線由黃轉紅,最後消失在眼前,景象美不勝收。綠島當地人說,如果時間允許,不妨帶著乾糧和水,在牛頭山待上一晚,仰望布滿星星的天空,美景絕對讓人感動不已。

一杯林投汁消暑

不捨地告別牛頭山上的星夜,騎著單車前往下一個預定行程─梅花鹿園,喝一口老闆娘獻上的綠島傳統飲料「林投汁」,消暑解渴又清涼。

餐廳旁的柵欄裡,住著兩隻可愛的小梅花鹿,老闆娘說,這兩隻梅花鹿剛出生一個多月,目前都正在斷奶的階段。兩隻小鹿閃動著烏黑的大眼睛,模樣十分討人喜歡。

難得一見竹節蟲

在鹿園中吃飯,跟別的地方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要小心防範各類昆蟲突襲食物─不是蒼蠅,而是金龜子或是各類甲蟲。

吃飽飯後,到園區漫步,記得睜大雙眼、打開耳朵,各類珍貴稀有的生物,如綠島特有竹節蟲(津田氏大頭竹節蟲)、姬獨角仙等,隨時會就出現在遊客身邊打招呼喔!

月光照路心不慌

從鹿園離開時,黑夜己悄悄降臨,猛然發現:下山途中,居然沒有任何一支路燈,完全得依靠月光下山,但這也讓我生平第一次發現,月光原來如此明亮,照映在地面猶如霜雪般,給人一種高潔的感覺。

綠島的夜晚,猶如悠美的小夜曲,跟白晝比起來,絲毫不遜色,生態景觀熱鬧且豐富,夜空星辰寧靜又美麗,兩者之間合作無間的演出和諧的奏鳴曲,互補又相輔,難怪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火燒島 不再是惡魔島

綠島又名火燒島,因為其地理環境特殊,成為拘禁人犯的不二選擇,從日治時期到現在,從來沒有犯人能順利從綠島逃出,因此在戒嚴時期,身影模糊的綠島,一直是政治犯及家屬不堪回首的傷心地。

綠島曾和監獄共榮

民國九十一年,政府宣布裁撤綠島監獄和綠島技能訓練所,意外遭到多數綠島鄉民群起抗議。原因是,長期以來,監獄為綠島帶來了醫療、教育、藝文活動和工作機會,少了相依共榮的情誼,綠島人擔心未來不知何去何從。

如今走進名為綠洲山莊的監獄舊址,空氣馬上凝重起來。綠洲山莊是典型的高牆封閉式監獄,建築為十字型放射狀。站在建築中心的八卦樓,向四方看去,每一間牢房都清清楚楚,想要從這裡逃脫,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各式牢房見證歷史

每間牢房約五、六坪大,卻要關進八至十人,而且廁所並無隔間,所有隱私蕩然無存。除了普通牢房外,還另設有獨居房和禁閉室,禁閉室內空間更為狹小,房間四周牆面都用海綿包裹,讓人分不出白晝黑夜。

獨居房自成一棟建築,房內既悶且熱,而且安靜得讓人想要抓狂。

如今已成人權象徵

綠洲山莊當年拘禁的,大部分是政治受害者,最後一名離去的政治犯是王幸男,據說他出獄的那一天,包了輛計程車環綠島一周,才發現自己原來身處於那麼美麗的小島上。

而今,綠洲山莊成為遊客必到的觀光景點,政府更將技能訓練所規畫成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讓綠島監獄以嶄新的形態重現世人面前。

道地美食 花生豆腐和芡粿
 
到綠島,除了體驗自然風光,了解綠島的歷史及人文,飲食更是最簡單體察當地生活的方式之一。

綠島曾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與世隔絕,當地居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融入這座島嶼和海洋,形塑出簡單自然的飲食文化。

每樣菜式皆有花生

綠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土地是丘陵地,可耕地很少,再加上多為棕紅土或沙地,土地十分貧瘠,所以只適合種植根莖類植物,如地瓜和花生,就連葉菜類都相當稀少,因此島上有「吃蕃薯頭配蕃薯尾」的俚語。

即便是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綠島人卻能充分發揮夾縫中求生存的本能,光用花生所變化出來的食物,就高達十來種,綠島人不論是芥菜、菜豆還是木瓜,都能加入花生變身風味料理。

芡粿榮登宴客美食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料理,就是花生豆腐和芡粿。綠島獨特的花生豆腐,不同於台灣是以榨出花生油後的豆渣製成的,作好的花生豆腐顏色呈現淡灰色,吃起來有淡淡的土豆香,扎實的口感很像吃蘿蔔糕。

另外一項綠島的經典之作,就是「芡粿」,芡粿是以米、花生磨漿煎成的,最後再加上蔥花或是九層塔,吃起來有點像蔥油餅,但卻有著花生特殊的香味。據說在以前,芡粿是只在請人幫忙採收土豆、鋤草、蓋房子、造船時,才能吃得到的宴客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