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有寧大樹報導】佛光山第六十四期短期出家修道會,二十二日禮請教授阿闍黎尼慈容法師為戒子講授「菩薩道的實踐」,更進一步勉勵大家日後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和發心。
慈容法師以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及六波羅蜜為菩薩道實踐的法門,為戒子開示,並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心、「八正道」為願行及「三好運動」的願力來淨化身口意三業,以無所求的心來菩薩道,故能自利利人、明心見性。。
慈容法師首先說明修學菩薩道的首要條件便是發「四弘誓願」,要發願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學一切佛法,並且要發願成就佛道。另外,菩薩也要具備慈心、悲心、喜心及捨心四無量心,要能愛護、關懷一切眾生,學習菩薩的心如大地、大海、橋樑、舟船,幫助眾生脫離苦海。
並說明「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即是實踐菩薩道的方法,輔以實踐「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即達到「八正道」中的正行、正語、正念,以此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情,可以說四攝法就是菩薩度眾的方法。
慈容法師最後勸勉戒子,要以「六度波羅蜜」作為修行的指引,因為六度的意思是「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樂、度此到彼」,是成就菩薩道的究竟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