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戒和尚心培和尚於短期出家典禮上,為戒子剃髮。人間社記者心岸攝
百餘戒子今出堂 佛光山長老、法師教授解行並重 勉行菩薩道圓滿菩提
【人間社記者妙潤、有寧高雄報導】佛光山二○○九年第六十四期短期出家修道會戒子,今天日將捨戒出堂,七天來百餘位來自全球的青年戒子齊聚佛光山,體驗清淨嚴謹的出家修道生活,佛光山長老、法師為他們上課,並安排出坡、禪修等行門功課,使他們的人生更精進、慈悲、感恩,繼續往菩薩道前進。
得戒和尚,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勉勵戒子修道應具有五種心態:以「感恩心學習、精進心學習、慈悲心待人、無常心修道、菩提心度生」。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心定和尚為戒子講授「解脫道與菩薩道」時叮嚀戒子要學習菩薩所具備的「菩提心、大悲心及空性慧。」;長老慈惠法師以古德法語勉勵戒子,生活即是修行,而面對壓力時不要畏懼,因為壓力是成功、進步的動力;教育院長慈容法師則期許戒子要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心、「八正道」為願行及「三好運動」的願力來淨化身口意三業,以無所求的心來菩薩道,才能自利利人、明心見性。
法師皆以生活實例為主,在輕鬆方式下,深入淺出,啟發戒子的思惟,將佛法用在人我相處上。戒子經過自我的挑戰、授課法師的說法、引禮法師的要求及引導下,在這七天的出家生活中,找到內心平靜。
來自中國甘肅蘭州大學哲學系的交換學生本定,在參加修道會前是一位無神論者,對於佛教徒的宗教行為,常常覺得不過是偶像崇拜。歷經修道會,她深感,原來透過佛教的儀軌與法會,不僅能與佛接心,也與自己心中的佛接心。她說:「我很珍惜這次的修道因緣,因為回大陸後,我會將這份經驗與同學分享,讓他們能對佛教有全新的認識與瞭解。」
國小音樂老師本鴻表示,「參加短期出家之後,學佛已離不開我的生活,我找到了人生的依靠,內心很踏實,心不再迷惘。」任職於航空公司業務部經理的本憲覺得收穫最多的就是「轉念」,尤其是無常觀,對於生活、家人、工作、人際上的煩惱與問題的解決都很有幫助,「原來佛法與生活是如此的貼近。」
暑假後即將就讀醫學系的本啟表示,從國中便隨母親學習打坐,進入大學前,希望藉由短期出家再次提起自己的正念,重新去思考「我是誰」,感受活在當下的充實感。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本觀說,因為戒會要求嚴格,第一天晚上好想哭,想回家,但是課堂上聽聞的佛法讓她瞭解如何將佛法用在生活中,同時也解答她心中的疑惑,指引她建立正確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