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獨木舟,建議穿著可透氣、快乾的排汗衣。記者高堂堯攝
獨木舟依船體和划行技術程度不同,基本上可分為「平台式(sit-on-top)」和「座艙式(sit-in)」兩種:平台式船身為空心,浮於水面,顧名思義,就是讓兩到三人「坐在船上」,由後座者控制方向、前座者提供加速力量;座艙式船體則較小,實心而有部分沉於水面下,其座位嵌入船身中,可讓單一選手「坐在裡面」。
休閒獨木舟協會,將教練證照分為A(指導員)、B(助理指導)、C(輔導員)三級。王婷瑤表示,對有意挑戰進階技術、擔任教練的學員,最重要的就是要從「體驗式」的平台式獨木舟,改划單人座的座艙式獨木舟,並學習更深入的滾翻、脫出(船體)、翻船自救等技巧;「到了進階訓練,自己就要學會照顧自己、甚至照顧別人了。」
服裝方面,主要有救生衣、上衣(排汗衫)、休閒褲和套鞋,王婷瑤提醒:「在水中和艷陽下,衣物會乾了又溼、溼了又乾,加上不斷與船體摩擦,為避免感冒和受傷,一定要注意選用透氣、快乾、防曬和防摩的材質。」王婷瑤表示,如果想在技術面更上一層樓,最好量身選購一套符合自己的服飾。
其中,排汗衫是最重要的部分,王婷瑤指出,一般售價從四、五百元到三千元都有;其次是套鞋,在沙灘上有防滑、隔熱和保護作用,最貴達一至兩千元。「褲子比較沒關係,只要不穿牛仔褲,選擇棉質、易乾的長短褲,或衝浪褲都可以。」顏士欽教練在一旁補充道。